打油茶
前些時,一行六人來到廣西融水縣,跟公和村苗族居民見面,初嘗苗族人的早餐-油茶(他們的油茶,不說「煮」而稱「打」)。在偏遠的鄉村,至今仍保留著客人到來,不分早晚,都要以打油茶款待的習俗;甚至結婚,客人還鬧著要新娘打碗油茶喝,俗稱「喝媳婦娘油茶」。
製作過程非常講究
油茶始於唐代,距今已有千多年歷史,是生活在廣西、湖南、貴州等地的山區瑤族、侗族、苗族居民最喜愛的傳統食品之一。他們因地理環境所然-山地潮濕、瘴氣甚重,而發明了油茶這種保健飲品。
廣西少數民族每天都喝油茶,更喜歡以油茶待客。那天,他們就是以打油茶款待從加拿大遠道而來的我們;為了入鄉隨俗,且防止水土不服,我們當然要品嘗這獨特的飲品。喝打油茶很是有趣-我們和主人圍坐在鍋台旁,由主人動手烹調、分配和端送,我們則細細欣賞整個製作過程:
1) 將陰米(事先將糯米蒸成飯,陰乾備用,稱為「陰米」)放進燒沸的茶油鍋內,炸成香甜爽脆的米花,呈金黄色時撈出瀝油。同樣,將黄豆、花生、大蒜等原料炸酥。再把糯米湯圓、豬肝片、瘦肉等配料煮好。
2) 將一把粘米放進鍋裡炒香,再加入茶葉、生薑混炒片刻,加水煮三分鐘後,把茶葉等過濾,即成茶水。
3) 把準備好的配料放入茶水中,再撒點蔥花,就成了色、香、味俱全的油茶了。
喝過幾碗竟然愛上
第一碗油茶,主人先端送給座上的長輩和貴賓,以表敬意,然後依次端給我們,最後才是主人。最特別的是,每人只有一根筷子;吃完第一碗,再由主人添茶。當地吃油茶還有一個規矩,每人至少吃三碗,否則會被認為對主人不敬。吃了三碗後,若不想再吃,只需把筷子架在碗上,示意不再吃了,不然,主人還會不斷地端上油茶,這是熱情好客的一種表現呢!
茶葉含有豐富的茶鹼,能起到全身調理的作用;生薑驅寒濕;大蒜消毒;花生含有人體必需的三種微元素,能夠補充能量,具有消食健胃、驅濕避瘴之效。因此,飲用後可以提神醒腦、煥發精神、解除疲勞,而且還有祛寒暖胃、治療感冒、防止腹瀉的多種功效。
當地有句順口溜:「一杯苦、二杯夾(方言,意為澀)、三鍋四鍋好油茶。」初喝油茶時,我們確實覺得有點苦,但喝過幾碗後,竟然愛喝起來了。
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