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教入華 盛唐風采 讀王治心《中國基督教史綱》有感(下)
景教在唐初635年來華,得到唐太宗和官員們的歡迎,從此到元代末七百多年的歷史裡,景教在華的傳播,真是起伏跌宕。
入華不久迎來盛況
景教入華不久,隨即迎來傳播盛況。638年貞觀十二年秋天,皇帝李世民下詔(《見碑文》,《唐會要》),讚賞景教來華獻教、教義的玄妙有理及對人民的益處,令在京城長安義寧坊建一所可容21名教士的景教寺。太宗後的高宗皇帝,繼續推行、鼓勵景教傳教發展政策,景教寺遍佈全國「高宗大帝,克恭纘祖,潤色真宗,而於諸州各置景寺,乃崇阿羅本為鎮國大法主,法流十道,國富元休,寺滿百城,家殷景福。」唐代在全國設立行政大區取名為「道」,全國共十道,當時景教教會遍滿各地,百城內皆有。
武則天聖歷年間(697-700),在洛陽有佛教徒發動反景教運動;後來唐玄宗先天年間(712-713),在長安也有道教徒反景教運動,但唐初中期六朝皇帝(太宗、高宗、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均支持鼓勵景教傳播。唐玄宗支持景教,派兄弟等五王來幫助重建景教寺,並在寺中「建立壇場」,又命宦官大將軍高力士送五位先皇畫像,在寺中懸掛。景教教士不斷入華,玄宗時有寺主羅含和主教及烈,大秦景教碑碑末有76人具名。景教在華傳教,一是翻譯經書,如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撰碑文者景淨,譯經三十部;二是醫療傳教,據載景教士善醫治眼睛和痢疾病症,並用西醫之法,包括作開刀手術;景教教士也參與政務,如肅宗命教士伊斯參與郭子儀戎軍之事。
景教進入極衰之勢
德宗之後,又歷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五朝及至武宗朝。武宗崇尚道教,聽信道士趙歸真言,在會昌五年(845)七月發滅佛詔諭,理由是佛寺信徒眾多,影響國家稅收(當時宗教信徒可以免稅);另一原因是排外思想,不但滅佛,同樣,景教及其他宗教,包括回教和拜火教都遭殃,當時毀滅政府賜額的寺廟和私造的宗教場所、還俗僧尼和奴婢成為納稅戶、收回田產、驅逐包括景教在內的外國傳教士(《唐書˙食貨志》,《唐會要》卷四十九)。
宣宗(847-859)推翻滅教政策,佛教重新恢復。景教雖然殘留,卻沒有復蘇,更進入極衰之勢,直接原因可能是:黃巢農民起義,在880年左右,在廣府殺害了十二萬回回、猶太、波斯和景教徒;經過黃巢之亂的唐代末期,以及隨後的五代亂世,國家動蕩,西域土地被吐蕃分裂的殘部佔據,傳教士來華之路被堵塞。還有其他原因:一)景教寺和信徒太少,沒有較大的信仰人群基數;二)教士絕少漢人,信徒中漢人的比例不高;三)沒有被知識分子所認同;四)本色化不成功,譯經借用太多佛教詞語,使人難分景教與佛道的區別,知識分子也就輕看景教的文化。經文詮釋、中西交流更少。從阿羅本進入中國,帶來530部景教經典,到景淨來華,書寫《大秦景教碑》,歷盡150年,僅譯經三十餘部;五)還未在文化藝術等領域進入社會生活。
唐朝之後約300年,景教在元代又再一次復興。王治心先生描述元代統治者,對宗教的態度是「兼收並蓄,來者不拒」、「甚麼都歡迎,甚麼都符合」、「凡屬教徒,都可以不納租賦,不完捐稅,並免除其他任何國民的義務。」中華之盛唐大元兩朝,對宗教信仰鼓勵寬厚。
元代稱為也里可溫
元代的景教叫「也里可溫」,名字是蒙古語的譯音,是「福分人」,「有緣人」或「奉福音人」的意思。梁相著《至順鎮江志》卷九的《大興國寺記》記載:也里可溫信徒馬薛裡吉司,官拜鎮江府路的副達魯花赤(地方最高監督官),他在1278至1282年間,在鎮江建景教寺六所,在杭州建一所。他榮華顯赫但信仰虔誠,「雖極榮顯,持教尤謹」;他願意傳福音,「常有志於推廣教法」;後來得異象,「遂休官,務建寺」;他品格高尚,「公忠君愛國,無以自見,而見於寺耳」;他體恤民眾,「公在鎮江五年,連興土木之役,秋毫無擾於民」;他教育家人信仰,「家之人口受戒者,悉為也里可溫」。
當時景教在全國的傳播,不亞於盛唐。《元史》職官、列傳中有也里可溫,分別在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直隸、廣東、雲南、浙江、雲南、遼東等地。《元史》記載:教徒中不少是皇族、達官、孝子、良醫、學者、義士,如元順帝時代的別吉太后、著名文學家馬祖常(1279-1338)也是景教徒的後代。
福音入華再顯風采
然而,景教在元末又遭到極大的打擊。元滅後,中亞被伊斯蘭勢力控制,傳教士無法進入,景教也受到佛道的排擠,景教徒大部分為蒙族人。景教因受蒙古皇帝和長官熱情支持,漢人對此就冷淡;在唐元兩朝,基督教與君王貴族活動多,和普通平民聯繫少,君王一變,基督教隨之勢弱,基本消失,加上一些信徒的道德倫理沒有好的見證等。此時,基督教在中華大地的傳播,又進入了嚴酷的寒冬;然而,「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如今,福音入華,再顯風采!
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