暸解中國歷史 幫助身份認同讀呂思勉《中國通史》有感(下)
儒家思想和演變
作者寫中國核心文化思想在春秋戰國時代的形成:「則在社會及政治方便,自大同時代,降至小康,再降而入亂世,都有很大的變遷。所以仁人君子,各思出其所學以救世。其中最有關係的,要推儒、墨、道、法四家。大抵儒家是想先恢復小康之治的,所以以堯、舜、三代為法。(71頁)」後來中國歷史發展,形成儒家為主幹的文化特徵。儒家極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啟化、個人家庭國家依存關係,對中華民族影響長遠。
儒家有「立君所以為民,民貴君輕諸說」,並以「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等說來平衡,所以該思想「實在替平民革命,大張其目......而亦替現代的共和政體,種了一種遠因。(74頁)」斯塔夫里阿諾斯說,孔子思想「從根本上說是保守的」,「強調道德原則」,但他仿佛忽視了儒家對平衡君與民之關係的思想,而且對教育啟蒙對古代早期歷史的特別意義也未足夠強調。
中國社會受以儒家思想為主幹的中華文化影響數千年,雖然有大小動亂,但比較世界其他地區,卻具有文明不中斷發展的奇蹟;但世界進入近代以後,中國面對西方,在各方面顯得落後、愚昧、固步自封,這是事實。中國人不得不思想一個問題:中國傳統文化對當日的中國價值何在?以致於有了新文化運動對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以及文革對儒家的徹底批判。呂先生在書中對新文化運動未有著墨,這是個遺憾。然而,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到今天迅速崛起,速度驚人,在世界罕見,各國有識之士都在思想中國的發展和其傳統文化、獨特政經體制和人文環境有怎樣的關係。筆者在上世紀90年讀到一篇文章,認為當時的亞洲四小龍的發展,就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那麼今天,我們怎樣看待儒家思想的正負面因素?
人物朝代的點評
作者對人物、朝代特徵觀察細微。前一陣子,《康熙大帝》等電視劇風靡華人圈。作者談及順治帝,「大體還算清明、頗能厘定制法,處理目前的問題」;康熙帝,「聰明和勤於政事」;雍正帝,「但清朝的政治,卻亦得世宗整飭之益」;到了乾隆,「但他沒有聖祖的勤懇,又沒有世宗的明察;而且他的天性,是奢侈的,正合著從前人一句話,『內多欲而外施仁義』。(336-337頁)」清朝君主還有毛病,就是對漢人提防,一方面推崇儒學、使用士生,但另一方面「又大興文字獄,以摧殘士氣」;對於臣子,「還要時用不測的恩威,使他們畏懼。使臣以禮之風,是絲毫沒有的。(338頁)」這狹隘民族意識和用人理念,帶來長遠惡果。
提及張學良,「東三省推張學良繼其任......三省通電服從國民政府。(535頁)」軍閥割據,禍國殃民,東北甚至有獨立於中國的可能,張先生之義舉實反映了他堅強的祖國認同。先生人生下半場篤信基督,對自己是天父上帝兒女身份的認同。他年輕時,在婚姻愛情上輕浮不忠,但後半生改邪歸正,與趙四小姐同伴而行,恢復了合符正道的家庭認同。儘管最近小報網絡對他有這樣那樣的故事評說,但歷史已證明他在三個認同上的意志和貢獻,不可動搖。
救亡圖強及方略
作者用了接近一半的篇幅來講中國近、現代史,其中主要內容是講中華民族曲折坎坷,但又百折不撓的救亡圖強經歷。作者三十年代出書,正是民族危難之時,筆者感受到他是用血淚來寫史,總是找機會給孩子分享這段歷史,一個被半殖民的民族爭取公義公平的歷史。
因篇幅關係,只能談談作者對內政的記評,筆者感覺其間極有價值的三件事:一、是清朝封建王朝和袁世凱復辟稱帝,作者有兩句評價:「中國的民主思想,在歷史上,本是醞釀得很深厚的(444頁)」,這和說中國人充滿奴性的說法差異甚大;「凡事總免不了有反動的......自不免有帝制的回光返照(496頁)」,這是中國改革發展的曲折漸進特徵。二、是「中山先生的革命方略,是分軍政、訓政、憲政三時期的。(559頁)」中國的體制模式改革,從來就不是抄襲西方的現成方案,正如作者所說:「政治制度,是沒有絕對的好壞的,要視乎其運用之如何。(559頁)」三、是書中所敘孫先生提出兼顧三民主義(469-471頁),至今仍有現實意義。比如民生主義,就和今天提出的「生存發展權」緊密聯繫。Knierim解釋舊約聖經的一個特點,就是啟示上帝的宇宙公義和祝福,因而缺乏食物,就是破壞神的創造秩序。今天中國真的沒有生存發展權的問題了嗎?氣候變化、淡水缺乏、質良惡化、沙漠化、轉基因食品、人口基數龐大、老齡化等等問題現象,都現實和潛在威脅或影響著人民的基本生存發展權,所以政策和改革需要平衡。
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