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婚姻的第一步:離開父母
神是一切真善美的源頭,真理、道德和愛的根源。美滿的婚姻,在乎跟隨創造主的藍圖和說明書,而非單靠人的努力和智慧行事。在《聖經•創世記》2章24節「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對婚姻早有了直接指引-離開父母是開始婚姻的第一步。
若不離開父母,便不會有婚姻。若不完全地離開父母,婚姻一開始已有障礙。只是,在中國人的文化裡,要離開父母是特別困難的,因為傳統的理想是三代同堂,延伸家庭和諧、同在一起的家族領袖,始終是無上權威的父親;結果,新婚夫妻缺乏自己的空間,夫妻感情也只能次於對父家的委身、忠心和犧牲,這往往導致子女不容易離開父母,父母也不容易放手,尤其是獨生子女、長子、幼子或幼女。
創造主的啟示
根據心理學及婚姻家庭治療的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若能在婚前有機會獨立生活,心理和經濟都能獨立,能建立自己獨特的身份,對適應婚姻大有幫助;因為婚姻裡適應得最好的,乃是在心理上能離開原生家庭、能為自己負責、不再依賴父母的人。相反,心理上沒有離開原生家庭的人,婚姻容易受原生成員的問題困擾,也常會找能像父母照顧他的人作配偶,造成互賴的關係。未曾離開原生家庭、還要依賴父母的成人,比能自立的人更多病痛。同樣地,未曾在心理上離開父母的人,會很難作成人和承擔成人要負的責任。
美國著名的臨床心理學家、三藩市家庭變遷研究中心的 Judith Wallerstein 博士,於1994年發表過一篇重要的實證研究報告《成功婚姻的要素是甚麼?》(What Makes Marriage Work),發現美滿婚姻必須注重和達成幾項「心理任務」;不然,婚姻容易以離婚收場。
「心理任務」中最重要的是"Consolidating Separation",正是創世記2章24節所說的「離開」。其次是"Establishing New Connection",正是「連合」與「一體」(Togetherness versus Autonomy)。她強調成功婚姻在「合一」時,必須注重「依附」與「自我定義、尋求心理獨立運作空間」兩大心理需求之間的平衡。
研究成果再次顯明,神藉《聖經》啟示有關婚姻藍圖的「離開」、「連合」與「一體」的智慧。
「離開」的意思
「離開」的意思,包含了*解脫(權柄、控制、權威、責任、經濟。*離開(地理、肉體上、生活上)*捨棄(感情、關係、依賴)。「離開」實在是困難和不容易的過程,所以要不停、不斷、重複、繼續地離開,否則,臍帶斷不了,又再回到父家去。
「離開」的範圍
身體上:理想是搬出來住,夫妻自己獨立生活。倘若因某些原因不能或不適合搬開,最好也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夫妻私人的地方 。
經濟上:要留心經濟支持背後的條件和期望。夫妻要好好商討,若接納父母的幫助,要清楚列明所有的條件,例如借錢買屋,何時攤還?多少利息?還款期限等。夫妻要學習過簡樸生活、自立,學習同心信靠神,不隨便接納家人(附有條件)買的房屋、汽車、貴重禮物、金錢或給孫兒的餽贈。
感情上:要保持和維護夫婦之間的界限和空間,不容任何人或事物侵入;要與配偶商討,不宜單獨自行與家人朋友作出決定。若婚姻有問題,可找牧師或輔導員;遇事要二人一起去面對和解決,不可逃避,更不要避走回父母家。
生活上:要學習自立,自己照顧自己和配偶;夫婦一起定下如何度過假期和節日,創立自己獨特的模式和傳統;為自己的子女承擔責任,作子女的好父母;若需要父母幫助照顧子女,要接受他們的教養方式,尊重他們的需要,給他們合理的待遇,空間和休息的時間。
離開父母,並非表示不孝順、不尊敬、不照顧、不關愛,因為「孝敬父母」正是十誡之一。
黃達瑩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