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需要被看見-評韓國電影《出租車司機》
是甚麼力量令一部反映發生在37年前的政治事件的電影,居然再次撼動人心,將韓國全國人口五分之一帶進影院?尤其是對年輕觀眾而言,那是遠在他們出生之前的陳年往事,他們與電影故事之間並不存在共同的記憶。
德國記者 向世界說出真相
《出租車司機》這部影片,是為了紀念2016年去世的德國記者辛茲彼得(Jürgen Hinzpeter)而拍攝的。這位英勇的德國記者在1980年韓國「光州事件」時,搭乘出租車從韓國首都漢城趕赴光州,用照相機紀錄下韓國軍政當局血腥鎮壓要求民主的學生與市民,突破嚴密封鎖,把發生在韓國的真實一幕,向世界報道出來。此片於2017年8月在韓國上映,迅速在韓國並周邊各國引起強烈反響:高度評價或禁映。
影片從一個出租車司機的角度展開敘事,故事的開始,這名生活在漢城社會底層的中年人,作為單身父親艱難地維持他與女兒的窘迫日子,這樣的處境不僅時常叫他尊嚴掃地,也導致他為搶生意而不擇手段。市井小民,庸俗瑣屑,如此而已。直到有一天,因他不道德地截走同行的客戶,載著德國記者辛茲彼得開往光州,從而誤打誤撞地陷入政治衝突中心,得以親歷歷史,見證時代,也改變了他的人生。
韓國司機 見軍隊鎮壓人民
出租車一路向南,直抵光州。途中,搶到一樁好生意的韓國司機心情大好,他的鬆弛閒談與德國記者憂心如焚,恰成對照。新聞封鎖使近在咫尺的韓國司機對光州正在發生的事情毫不知情,德國記者則是明知光州危險而決意實地採訪。他與他,在一個節點上交匯、並行,卻互不相通。
與漢城僅隔幾個小時車程的光州,仿佛是另外一個世界,這裡街道上空空如也,有如死城,街道兩旁的玻璃窗多有破損,樹上拉著呼籲民主的標語條幅,汽車駛過,捲起一地散落的傳單。光州,如與世隔絕的孤島,他們的呼聲、他們的反抗,以及他們的受難,都被軍警嚴密封鎖,連通往這裡的崎嶇小道都被重兵把守。
韓國司機與德國記者進入光州之後,不僅在醫院裡看到大量被打死打傷的學生市民,並親眼目睹當局派遣軍隊鎮壓人民,裝甲車駛上街頭,催淚彈一排排射出,濃煙滾滾,槍聲四起,舉著白旗的學生上前營救傷者,直接被無情射殺!當地有良知的記者據實報道,但報紙尚不及出印刷廠,就被軍政府鐵腕摧毀。這裡發生著整個韓國最激烈的反暴政運動,而這一運動又在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強制封鎖下,任它自生自滅。德國記者拍攝的實地照片,是唯一可以向外界傳出真相的出口。
光州局勢 被國家機器蒙蔽
真相,向世界說出真相,重若千鈞!在沒看到真相之前,出租車司機一開口仿佛就是政府發言人,完全站在官方立場上,嗤笑批評坐在汽車後座上、為德國記者當翻譯的大學生:「有這閒工夫,做點甚麼不好?」「交了那麼高昂的學費,不好好上學,搞甚麼遊行示威?應該專心學習才是。」「為甚麼非要幹政府不許做的事?」「像我們國家這樣生活美好的地方少有啊!」直到當他在光州車站前的廣場上,看見人民被追打、被槍擊,看到給他送飯團的女孩滿面披血,看到那個替德國記者作翻譯的大學生傷痕累累的屍體,在刺目的真相面前,他徹底轉變了。
後來,他有機會逃出危險的光州,在光州周邊小鎮用餐之際,聽到小鎮當地人議論動蕩的光州局勢,說出的全是受蒙蔽的話,一如初到光州時的自己,他深感國家機器的可怕,深深意識到揭出真相的重要;於是決心重返光州,把德國記者和他的膠卷一齊安全地帶出來,讓他在世界上為光州發聲,也讓自己成為一個叫女兒看得起的父親!這名一向只顧自己生計溫飽,求財逐利的出租車司機,完全變成了為民主正義而奮鬥的人。影片信服地寫出了一個普通人思想轉變的過程,也讓人們看到政治最終將關涉到每一個人,無人可以真的置身於外。
事件主角 全是普通的平民
在光州本地多位出租車司機的幫助下,他們二人突破重重難關脫離光州,直奔漢城機場。出境前,德國記者對生死共處過的出租車司機表達感謝,表示願意賠付汽車的損壞,請他留下姓名電話,好可以再聯繫他。出租車司機遲疑片刻,照眼前香煙的牌子,寫下「金四福」幾個字,這一次,他沒有說出真相;或許,在他看來,真相是英勇的光州人民不畏強暴,堅持反抗軍政獨裁;真相是光州人互相團結、溫暖友愛、自我犧牲、成全別人,那個落在便衣手中的大學生,用英語向記者司機二人喊話:「把這裡發生的事,告訴全世界!」真相是光州學生、記者、出租車司機、市民,雖然血洒街頭,仍然前仆後繼;而他自己,只願默默存於其中,不必記名。
整部《出租車司機》影片,都刻意避開歷史大敘事,沒有對光州事件作任何政治背景的介紹,沒有出現一位當時的政治風雲人物,甚至略去了唯一向外界報道出真相-德國記者辛茲彼得所拍攝的獨家畫面,播出時震撼世界的效果。影片裡出現的,全是一些如出租車司機一樣的普通人,工人、市民、學生、知識分子、尋找孩子的老媽媽......他們是光州事件的主角,他們推動了歷史。
記住歷史 為著更好的前行
影片結尾部分,是德國記者辛茲彼得來到已經民主化了的韓國,尋找當年的出租車司機,此時的背景音樂是《普世歡騰》,熟悉者必定會在聽到旋律時聯想到歌詞:「世上一切罪惡憂傷,從此不再生長;普世咒詛變為恩典,主愛澤及四方......」音樂將記者未能找到出租車司機的遺憾,融入在韓國社會進步的美好中了。
應該可惜的是,《出租車司機》的導演未能將一個事實納入此片之中。辛茲彼得去世時,家人登報的悼文,引用了《詩篇》中大衛的詩句「我的一生在你手中」,基督徒知道此句接下來是「求你救我脫離仇敵的手和那些逼迫我的人」;同時,作為教會傳統聖歌,它後面的歌詞是「我終可以安息,在你懷裡」。這才是德國記者信念的真正力量來源,導演忽略了真相背後更大的真相,誠為憾事。
韓國實現民主化已經多年了,但光州事件一直被韓國人深深紀念,有大量優秀影片反映光州事件,或以光州事件為背景,每年都有大型紀念活動,不僅對韓國民眾,乃至對周邊各國也有很強的影響。因此,雖然事過37年,依然歷久彌新,感召並鼓舞今天的人。
影片中一個意味深長的鏡頭:出租車司機帶著德國記者決定離開光州,車向前開去,後視鏡映出街上慘烈的實景......鏡頭寓意仿佛在表達:記住歷史,為著更好的前行。
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