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孝敬父母--讀《論語》有感之二
權陳孝道乃教化的起點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教育教化,而孝道乃是教化的起點。在《孝經》中,孔子宣示孝敬父母乃天經地義之事,「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在《論語》中,他強調孝悌為仁愛之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在《孟子》中,孟子表明在諸事上,服事父母雙親為大,「事,孰為大?事親為大。」他更提醒做兒女的,「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服親,不可以為子。」而基督教也特別強調要孝敬父母,摩西十誡的前四誡,講的是人與上帝的關係,上帝創造宇宙生命,又供應維護之,所以人與祂的關係,當是最重要的關係,而在後六誡講到人倫關係時,第一條就是:「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孔儒的孝道,在歷史上受到多次大的衝擊,潑去愚孝觀念誠然十分必要,但可惜的是,它的精華價值也多被一併潑撒。試看今日華人社會,人們在談及家庭時,主要是講夫妻關係和子女教育,談及孝道的太少了!孝敬父母縮水的現象普遍,父母「孝敬」兒女(還有孫輩)的情形蔓延,令人憂心。這種現象不加扭轉,將深深侵蝕人倫道德觀,信仰生命也不可能彰顯出來。本文主要簡述《論語》中的孝親觀,願與讀者共同學習「當孝敬父母」。
養親之道在於精神
孔子在《論語》中講孝道,第一、講內心對父母的摯愛之情。他說:兒女要把父母的年齡記在心中啊!想到他們年齡越來越大,兒女一方面是為他們高壽而歡喜,另一方面又為他們衰老而憂懼。孔子的細微情感,何等珍貴!第二、孝道重在精神態度上的敬重。他說:現在的人講孝,就是贍養,但犬馬也有人餵養,不敬重父母,和餵養犬馬有甚麼差別呢?孔子提及「色難」二字,就是服侍父母時,和顏悅色難。他問:難道僅僅在具體事情上幫助父母,有好吃的先給父母吃,就是盡孝了嗎?胡適恰當地認為,孔子的孝道是「精神的養親之道。」第三、盡孝要體察父母的心,而不是從自我中心的角度。有人問孝,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最擔心兒女身體得病,而不是事業功名。孔子真的很懂得人的心。今天社會的「佛系」青年不願談戀愛、結婚和丁克族不要孩子,其實是父母心中極大的痛。第四、孝道要禮節上表現出來。孔子講兒女盡孝,要在他們活著的時候,照禮數侍奉他們,父母去世,按照禮數安葬、祭祀他們。孔子時代的禮儀規定,父母去世後子女要居喪三年,他的理由是兒女生下後,三年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墨子批評儒家的主張是影響生活和生產。
子不教是父母之過
基督教認為,人只能敬拜創造宇宙和生命的上帝,而不能祭祀其他,而追思父母「慎終追遠」,卻是愛的表現。這裡重要的是,孝愛要通過禮數來表達。禮數是有民族性的,比如西方人直呼父親名字不打緊,一些中國人現在跟著學,稱呼父親老劉老王的,就是缺乏教養。在北美,幾家華人一起吃飯,主人總是叫小孩子先吃,這就是缺乏禮數,因為中華民族有敬老的傳統,吃飯時總應該先請長者。一些人對於民族的優良傳統禮節不知、不學、不肖,信仰落不到細節處,這在教育兒女上表現出來,似浮萍無根、隨波逐流。孝之禮是需要孜孜不倦教導的。有一個孩子,從小在父母的生日不送禮物和問候,但媽媽每次都要提醒他,要他在父母生日時慶賀;天長日久,這孩子終於在20歲時,第一次主動給媽媽買生日禮物了!子不教,父母之過,兒女不孝無禮,多是父母的縱容遷就。
事親至孝能竭其力
第五、盡孝是對於父母行事為人的尊重,以及家庭文化的傳承。孔子說:父親在的時候,要觀察兒子的志向,父親去世後,兒子要三年不改父親生前的行事原則。時代變化,今天的孩子自由選擇創造的空間更大,但家庭文化承傳的精神仍然寶貴。第六、盡孝要在方式、程度上盡心盡力。孔子曰:「事父母,能竭其力」,又說學詩的好處之一是,運用聯想力、觀察力等,更好地事奉父母,還主張多跟父母相聚,「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中國春節回家人流滾滾,兒女行萬里要回家和父母過年,乃中華孝文化美德之彰顯。不過,有一電視劇中場景提醒,盡孝不要搞面子工程:好不容易回家和老爸吃飯,卻一直看手機,老爸說手機才是你爸爸!
超越的信仰防止人倫道德的虛偽化,更給軟弱的人在孝敬父母上有屬靈的力量。孔子論孝給我們許多寶貴的踐行的提示。僅僅重視夫妻和子女成才而缺乏孝道的家庭,絕不能長治久安,絕談不上努力追求人倫之真善!
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