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所趨
三十年前,抵步第二天就去銀行辦理開戶手續,之後拿著一本「紅簿仔」(銀行存摺)走出來,即時有踏實的感覺,像是為帶來的錢找到好歸宿,安心又放心。只是,連續經歷了兩宗出錯事件後,我開始對銀行的信任度大減。事緣某天,去存款時發現戶口多了十萬元,立刻告知銀行職員,那肯定是個錯誤;對方笑說:「會否親人想給你一個驚喜,把錢存入你戶口?這筆錢是屬於你的了!」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可貪,半分錢也不敢動,靜候消息。過了幾天接到銀行通知,果然我是個「錯體戶」,一聲「對不起」,十萬元就從我的戶口消失了。
兩個月後,竟有人每天從我的戶口提取一百元,於是又去銀行查問,對方問說:「可有遺失銀行咭?」 一直都是咭不離身,被人盜用的可能性是零。原來又是銀行擺烏龍,將我跟別人的銀行咭號碼混淆了。
不信還得信。過去多年還是要跟銀行緊密聯繫,存款、提款、轉賬、交費......全部都要親身到銀行處理。近年,成為「手機銀行」及「網上銀行」用家後,去銀行的次數銳減,無論是查詢戶口餘款、消費紀錄、轉賬至指定戶口,以致存入支票等等,一律都可以在手機或電腦上進行,賬目一目了然,方便、快捷、妥當。有人質疑這樣做是否安全?大勢所趨,我只是跟上步伐。說不定我輩很快就要和「千禧世代」看齊,摒棄傳統銀行,轉至虛擬銀行了。
李鄭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