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批子
在中國與蒙古的邊境,蜿蜒的烏爾遜河由南邊的貝爾湖流入北面的達賚湖,像一條生命臍帶,將兩個大湖連接起來。兩湖一河之間,水產豐饒,特別盛產鯽魚、鯉魚、鯰魚和狗魚。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限於條件,即使出產再多的魚,也無法運出。因此,當地漁民會製成大量的「魚批子」,將魚風乾發酵方便儲存。
烏爾遜河流域的漁民通常在深秋開始製作魚批子,這時氣溫開始下降,涼風輕拂,蚊蟲也基本絕跡。用來製作魚批子的魚都在五公斤左右,以鯉魚、狗魚為主。製作之前要去掉魚的內臟,然後鋪在柳條上風乾兩三天,讓多餘的水分蒸發掉,呈現半乾狀態,魚肉變得緊實,這樣製成的魚批子口感更為勁道。下一步,在地勢較高的地方,挖出十米見方、深兩米左右的大坑,在坑的底部鋪上一層乾淨的河卵石和細砂,然後開始一層魚、一層鹽的逐層鋪好。最後,在坑口鋪上一層厚厚的草,蓋上土密封起來。直到第二年的春天,這個坑才會挖開。
經過整個秋冬的密封發酵和醃漬,魚肉的形態已經完全發生變化。掰開醃好的魚批子,深紅色的魚肉,微微泛出油光,清香撲鼻。魚批子的吃法有很多種,既可蒸熟、油炸後直接吃,也可以與豆腐、五花肉一同紅燒和燉煮。儘管過去了很多年,但這種質樸的美味,在舌尖上、味蕾中留下的印記卻無法抹去。
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