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的心底感受是甚麼?
疫情爆發以來,世界各地都出現歧視華人事件,加拿大亦不例外;約克大學行政管理學院災害與緊急應變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Aaida Mamuji,在今次聯邦政府的科研撥款申請中,就以研究《在危機下消除華人社區的污名,及緊急對應多倫多和肯亞內羅比社會弱勢問題》(Destigmatizing Chinese Communities in the face of 2019-nCoV: Emergency Management Actions to Address Social Vulnerability in Toronto and Nairobi),獲得約50萬元撥款,她希望透過調查知道華人的真正內心感受。
懷雅遜大學 Daphne Cockwell 護理學院的助理教授黃李芷心是研究團隊的其中一名成員,她對本報表示自己加入研究,純粹是因為看到 Facebook 上 Mamuji 教授徵求合作研究者,起初,她只是通過電子郵件講述個人見解。
黃教授認為,做這個研究必須要聽不同背景的華人心聲。她坦言:「華人社區的背景複雜,大家來自不同地方,對衛生的常識和看法都不同。」最終 Mamuji 教授請黃教授加入團隊,並開始一起撰寫研究提案。
黃教授表示,在第一階段她們主要是訪問華人,詢問他們對新冠狀病毒的認識、資訊來源、看法和應付方法,以及是否遭遇過有差別對待(differential treatment)。她說:「這些搜集得來的資料,將來可以幫助華人或其他少數族裔有更大的抗疫能力。」資料可以綜合成緊急管理方法(Emergency Management),她相信這也是聯邦政府看重的一部分,以後還可以根據華人的需要建立一套緊急管理模式,為他們解決問題。
所謂的緊急管理,黃教授舉例解釋:當年原住民社區爆發自殺潮,政府就使用了緊急應變措施,救援人員逐家逐戶拍門探問,將有抑鬱和自殺傾向的人轉介有關機構,制止自殺心態蔓延下去。
※ 受訪者對戴口罩感到憂慮。早期出入公共場所時有壓力,認為別人戴有色眼鏡看他們,特別是有華人因為戴口罩被超市趕出之新聞,令他們憂心忡忡。他們也不滿衛生官不認同戴口罩,以及教育局不讓他們的孩子戴口罩上學。
※ 受訪者認為社會不明白華人的家庭結構,他們也並非一窩蜂地去搶購廁紙和食物,因為華人很多是大家庭結構,那是實際需要。
※ 受訪者稱因為在家工作,長時間相處下,家人關係有磨擦。
※ 與原居地聯繫越密切的受訪者,更早地預備防護措施;有受訪者稱自己的女兒初時曾奇怪她為甚麼買口罩,後來向媽媽道歉,認為她之前所做是對的。
※ 受訪者認為疫情資訊不足,特別是缺乏英語能力的人,對防預措施也不理解;更有做小生意的受訪者反映:「當進入緊急狀態要停市時,公共衛生局一點資訊指引也沒有,我繼續營業也沒人知,好歹也應有人打電話查一下。」
※ 對於是否有差別對待,大部分受訪者都稱沒有遭遇過,只有少於10個人主動聯絡他們,自稱遭受歧視,例如其他族裔的人見到他們在電梯内便不進來;有人在唐人街遛狗時被白人指責责等。
※ 大部分受訪者相信疫情之後會出現排華現象,為甚麼他們有這樣的想法?受訪者稱並沒有實據,這些觀點只是從新聞資訊、社交媒體而來。
※ 對於如何解決社會上對華人的誤解時,有受訪者認為只要自強,事事做好,別人便沒話可說;有人就認為要融合社會,讓其他人理解華人;亦有人認為要了解歧視者為甚麼要這樣做?當中亦有人說要去報警,將歧視者拉去坐牢。
黃教授希望研究成果,可以使政府正視華人遇到的問題,最終讓不同的社會服務人員,例如警察、救護隊製訂工作守則來幫助華人,此外也會將問題反映給政客,並在教育局及社交媒體等作教育推廣。
研究成員
Dr. Aaida Mamuji
. Dr. Jack Rozdilsky
黃李芷心教授
Dr. Njoki Mwarumba
Terri Chu
Martin Tubula
有興趣參與研究,可以上網emforall.com/zh/participate/聯絡研究團隊。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