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民百姓而不誇 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春秋》讀後感(上)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一年一月
晏子乃齊國史上一代明相
中國百姓一講春秋二字,都會聯想到在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裡,蜀國五虎大將之首關雲長夜讀《春秋》的情景;關羽乃國人心中的忠義之人,他油燈下讀《春秋》,那《春秋》之書應該是值得一讀的吧。《春秋》何意?它原指編年史書,但也被用來作為記載個人的言行,如著名的《呂氏春秋》,一般人也把它看成歷史的意思。晏子又是何人呢?他名嬰,字平仲,春秋後期的齊國夷維人(今高密縣),他出生年不詳,卒於西元前500年。父親晏弱乃齊國卿(相),西元前556年父親逝,他接任齊卿,經齊靈公、莊公、景公三君,超過半個世紀。齊國,今山東省,西周(西元前1044年)開始的諸侯國,周武王之國師姜子牙為侯爵開國之君,在西元前八世紀齊桓公時,達到鼎盛,為「春秋五霸」之首。到晏子時代,又一百多年過去了,國家已經大不如前了,齊景公成為昏庸國君,田氏勢力漸強。晏子在他的時代裡,雖不能力挽狂瀾,但仍堅守節操,廉潔奉公,盡責盡力,勸誡君主,熱愛百姓,成為齊國歷史上和管仲媲美的一代明相。司馬遷曾評價曰:「假令晏子而在,餘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從救恩歷史思想世界歷史
從《聖經》啟示的救恩歷史來思想世界的歷史,就看得更加敞亮和透徹了。上帝揀選了以色列人成為祂的子民,通過它要把上帝的福音傳遍天下。以色列在西元前11至10世紀,開國不久後的大衛和所羅門前期的時代,成為堅守上帝的信仰,國家穩定人民幸福的一個輝煌時代;然而,後來信仰逐步弱化,雖然有先知的不斷提醒,以及間中有敬畏上帝的善王,但諸多君王和人民不遵行上帝的律法,不聽先知的警告,以至於到西元前六世紀初,最終悲慘地被滅國。滅國前後的耶利米先知,按上帝的啟示,警告以色列的王和人民,要求他們悔改認罪,這樣罪可以被上帝赦免,他為自己的祖國流淚祈求禱告,被稱為「流淚的先知」。雖然他不能改變因君王和人民不悔改而滅國的結果,但他不是失敗者,他完成了上帝的託付,成為耶和華上帝掌管下歷史的一位寶貴貢獻者。歷史是一面鏡子,從《聖經》啟示的救恩史,再到各國的歷史,可以讓我們向過去學習,增加我們的智慧,而不是僅僅被當下的是是非非的感受所約束,不能合乎中道地看問題。 書中晏子非完全真實的晏子
《晏子春秋》就像先秦典籍一樣,最先多是本人和其他人士所寫所記,在民間中流傳,不斷地有所編輯,甚而踵事增華,有了不同的版本,在戰國時代已儼然成形。漢朝初期,文禁開放,劉向(西元前77-6年)奉旨整理藏書,校核修訂《晏子》,將參考的各種版本彙集的30篇838章,最後校訂為8篇,計215章,《晏子春秋》正式成書。今傳該書分八卷,內篇六卷為諫上、諫下、問上、問下、雜上、雜下,它們「合於六經之義」,即比較符合孔儒思想,外篇兩卷為重而異者、不和經術者,劉向評論其「頗不合經術,似非晏子言,疑後世辯士所為者。」晏子的思想多有儒家的觀念,東漢史學家班固將《晏子春秋》列為儒家之首,但唐代柳宗元則認為晏子屬墨家,因晏子崇尚節儉,書中又有尚同、兼愛、非樂、節用、非厚葬久喪者等墨家觀念。其實諸子各派思想在先秦前期都在萌芽成長之中,相互之間並非彼此森嚴壁壘、涇渭分明、完全沒有交集之處。況且晏子不像孔子,後者是個思想家,傳講理想的道德人格理念,就是在現實社會裡不能在治國中多被使用,也義無反顧去堅守和傳揚自己的觀點;而前者是個政治家,他需要吸收不同學派中的觀點,面對政治現實,去理論聯繫實際地協助制定和落實政策,穩固國家,造福人民,所以他「善於把思想家的思想主張化為治國安邦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而工具,是不拘一格的」(引湯化的評論),更何況書中的晏子,並非完全的歷史中真實的晏子。
政治主張體現重民愛民論
晏子的政治主張主要體現了重民愛民思想,反映了古《尚書》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偉大思想,這個思想達至孟子,有了其千古名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在世界文明歷史上寫下燦爛的一筆;這個主張也始終貫穿於中國政治歷史,不管每朝執政者具體表現怎樣。作為政治家,晏子不是空談論道,他把重民愛民的政治主張很有智慧地落實到具體措施中,雖不能將當時沉屙已久的社會轉型為清明世道,但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苛政,減輕了民間疾苦,其精神和執政成果,都是很有價值的。晏子病逝後,孔子讚其曰:「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