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現象
中國內地最近興起一個網絡詞語—「躺平」或「躺平主義」,是年輕人面對生活壓力的一種消極抵抗方式。他們認為,與其白費氣力也無法改變生活難題,倒不如乾脆不發揮無效的幹勁,好好享受僅有的資源。這種態度引申到:不社交、不結婚、不生子、不消費,只靠微薄薪金過活的想法。
歐美國家的嬉皮士,宣揚他們界定的「愛與和平」。當然,他們的所謂「愛」,其實是「性濫交」,不過,正因為這批嬰兒潮的嬉皮士,趕上歐美戰後的蓬勃經濟發展,部分人繼承了先輩的遺產,加上逃兵役期間,攻讀了多個學位,他們很多人於80年代已成家立業,變成了可以在物質和精神上享受人生的雅皮士Yuppies,今天這批人亦已屆退休之齡。
有別於歐美的嬉皮士,中國內地今天的年輕人沒有面對過戰亂,但他們身處的社會競爭環境毫不簡單。這種內部競爭,他們套用了社會學概念—內卷(involution)來形容它。中國內地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很多人白手起家,事業有成,有車有房,甚至產生了多位世界級的億萬富豪。雖然,這些勵志故事變成了中國內地既定的社會上游(social upward mobility)模式,不過,未必所有年輕人都能成功倒模;儘管多努力做斜槓族(slasher)用盡自己的才能,身兼數職,也只能獲得增長,卻沒有發展。
中國內地的躺平現象,也與多年前出現的所謂「佛系心態」有關,那就是看淡一切,不悲不喜,隨遇而安,不花時間在自己的事業上,不願花心思與異性交往。此外90及00年代,中國網絡火紅發展,靠互聯網起家的人都「躺贏了」,但今天無論網絡或其他產業市場幾乎飽和,進一步加劇離校畢業生之間的激烈競爭。
有人認為,主張躺平的青年,很多都是有家庭經濟支持的。離開大城市,返回二、三線城鄉老家,每月三、四千元人民幣工資,在低消費的城鄉,在爸媽的照顧下,也不會餓死。評論指出,這些變相「啃老」的躺平族,說穿了,是逃避現實和責任。對某些沒有家底的窮學生來說,如果能考上一、二線大城市的重點高校,他們可以躺平嗎?他們只會不斷奮鬥,光宗耀祖。揶揄躺平的人還表示,只是那些有房有車有傘的人,才可以浪漫地欣賞雨景;沒有這些東西的人,在雨中就會狂奔找遮蔽的地方。
加拿大的年輕人比較幸運,因為來自同輩的壓力相對較小;畢業後的工作,不一定互相攀比;婚前不一定要買樓。反觀崛起的中國經濟,如果青年人都躺平了,老齡化的人口誰來養活?中國夢豈不破滅了?所以,中國內地近年需要放寬生育政策,二胎三胎相繼出台。可是,在生活上掙扎的年輕人調侃說,他們寧願要二爹三爹!
凌信(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