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是國家、民族、個人的試金石—評韓國災難片《隧道》
世上從來就沒少出現災難,但是儘管如此,每一次災難襲來,仍然叫人大驚失色,心慌意亂。這大概就是災難電影不僅一直是個挺熱的題材,而且總是票房不錯的類型之故吧。尤其在經濟危機社會動盪時期,就會與之伴隨出現兩種現象,一是大量湧現超高建築,二是災難片恐怖片特別風行。這背後的聯繫是甚麼?這背後的必然原因是甚麼?各位請慢慢思量吧。
今天要談一談韓國有名的災難片—《隧道》。要談這部2016年的電影,理由也同樣:世界的疫情,中國的水患,美國的野火,處處災難正在發生、擴散……所以,此其時矣。
38歲的李正洙是一個典型的韓國小企業主,有賢妻愛女,日子平靜安穩,就算遇上耳聾的加油站老爺子,把他本來只要加3萬元油的要求聽差,加了9萬多元的油,他也就是嘟囔幾句而已。老爺子追上來塞給他兩瓶礦泉水,他沒好氣地丟向後座,開車趕回家給女兒過生日。
世界到處都有不少為禍人間的豆腐渣工程!美國佛州公寓大樓倒塌,一百餘人殞命;中國澳珠港大橋建成通車一年多,就發生嚴重垮塌事故,多人遇難;韓國更是造假制劣的高發地區,首爾三豐百貨店倒塌,死亡超五百,受傷近千人;歲月號沉船,死亡近五百……在經濟飛速崛起的同時,韓國也承受著來自人的罪性與民族文化所帶來的傷痛。無怪乎像《隧道》這樣一個虛擬的故事,對韓國而言竟然有那麼強烈的現實感。
電視新聞第一時間捕捉到這個消息,電波傳遍全國。隧道前高大的鑽塔豎起來了,大型挖掘機拖來了,臨時工棚架起來了……人命關天啊,此時此際,彷彿每一個韓國人都甘願以舉國之力,救出困在隧道中的同胞。
悲傷的妻子被簇擁在現場,各級官員即時慰問,也是借機出現在電視和報紙的頭條,妻子木偶般被排在中間,似是一件道具,身邊官員們輪換著合影。悲劇對有些人而言,不僅是一個機會,說不定事情處理得好,還能成為一個晉升的條件呢。不僅工程可能會變成豆腐渣,任何一件事,比如救援,都可以變味。影片中的大張旗鼓是一種表現;鄭州京廣隧道前的封鎖也是一種表現。如果不是真誠地以受災遇險者的生命為中心,所有的作秀或是掩蓋,都是醜惡的。
這條隧道的坍塌引起韓國對其他隧道的檢查,結果發現121條隧道中,有78條是豆腐渣工程。報道一出,群眾譁然。可是施工者居然說:「在韓國,誰還遵照作業手冊工作?塌了?純屬運氣不好。」
運氣不好的李正洙,在黑暗的隧道深處彷彿聽到了女人的聲音,這簡直叫人毛骨悚然。他舉起手電筒搜看,發現在他不遠處還有一個運氣更不好的女孩也被砸在這裡,完全不能動彈。
終於到第17天的時候,豎井打進了隧道!可悲的是,圖紙錯誤,打偏了150米!不僅叫十幾天晝夜苦幹成泡影,更讓埋在下面的李正洙空空等待。日子漸久,求援已經不再是新聞,社會關注度在下降,其他現實情況浮升,成為新的焦點:河圖第二條隧道為救援停止爆破開挖已經多日,每天赤字15億,累計起過500億……主張開工的人以蠑螈事件為例,說明中斷隧道建設的沒必要性云云。救援隊長金大京忍不住插言,你們好像說的是別的,而不是一個待救的活人?
人命,終於在經濟發展的討論中顯出了在人心中的本來地位。古往今來,有誰像耶穌為了一個瘋子,專程渡海到格拉森去救他,並不惜毀掉全城重要的財源—2000頭豬呢?
二十多天過去,儘管人人都沒有證據,但人人都相信李正洙已經死了。既然如此,為甚麼還要花那麼多錢去挖一具屍體?官方討論決定,停止救援,脅迫李正洙的妻子通過廣播表示同意這個決定,放棄拯救。這是全片最悲慘的時刻,活人李正洙在深180米的隧道裡,通過汽車上的收音機,聽妻子以未亡人身份作的講話……
金大京急了,他帶著探測生命的儀器,冒險沿豎井降下去,以證實李正洙是否還活著。正是他抱著只要有一絲希望也決不放手的毅志,使救援可以再度進行,直到—直到—第37天!奄奄一息的李正洙從地下被挖出來。
電影終於以成功救出被困者為結尾,安慰了焦急不安兩個多小時的觀眾;但小說原作其實是徹底的悲劇,受害者沒有生還,他在黑暗的地下耗盡了生命最後一絲氣息!影片在李正洙被救出後,還不失時機地諷刺了一下記者,有位記者說:「再堅持一天,就破世界紀錄了!」聽此言,真恨不得朝他臉上一巴掌掄過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導演竟有辦法把這部摧淚電影拍成喜劇,大量喜劇色彩甚至是黑色幽默,從另一個角度撕裂現實,讓人在哭笑不得中看清時弊。觀後,很想照著無力地躺在擔架上的李正洙向金大京表達謝意那樣,豎一根大拇指。
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