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我能走到對岸嗎?—評電影《投名狀》
自中國有歷史完整記載的周王朝以來,「忠、孝、節、義」這些觀念,就像建築所使用的基礎構件一樣,彼此拼湊,互相契合,牢牢地支撐起一個延續千年的中國社會。然而在《投名狀》裡,陳可辛導演所講述的兄弟之情,結拜之義,報國報君之忠,平定天下之志的故事裡,所有這些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觀念,你若仔細辨認,就會發現全都扭曲變形了,它們不僅早已朽爛不堪,你還可以看出它們實屬易腐材料,遲早必要敗壞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導演陳可辛真的很有雄心,他要借此片說出許多話來,「投名狀」一節,恰恰是一個極好的契機。因為,它是《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結合。龐、趙、姜三人結義,異姓兄弟相稱,發誓「亂我兄弟者,必殺之!」無疑,這是劉、關、張桃園結義的翻版;而龐、趙、姜三人各抓一個路人殺掉,互相為證,人人手上沾血,卻又是《水滸傳》裡在梁山坐首位的王倫要林沖交投名狀的重演。劉關張是亂世雄傑,胸有「天下」之志,與龐青雲的心氣相仿;王倫林沖落草為寇,則頗像趙二虎與姜午陽的土匪出身。
三國桃園結義與水泊梁山的好漢,幾乎可以說是中國民間傳統中最為推崇的「高風亮節」了。如果說「文死諫」「武死戰」是廟堂的追求,那麼對平頭百姓而言,他們無關江山社稷,尋常的日子裡,對國家唯一的責任,不過是納糧服役,遇上王朝末世,絕了活路,則或打家劫舍苟活,或揭竿而起大鬧。動亂之際,兄弟彼此相顧的理由,便成了他們至高的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同生共死」!
龐趙姜三人雖然結拜為兄弟,卻有不同的人生志向。龐青雲更像劉關張這類「協力同心,可圖大事」者,他的主觀目標是「立功」,客觀目標是「平天下」。看上去,他有著比趙二虎、姜午陽這種只想「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搶錢搶糧搶娘們」的強梁境界高多了。
龐青雲對自己的軍事才能十分自信,他缺少的只是兵員、錢糧;只要手裡有足夠的棋子,他一定能下出一盤絕妙的勝棋。趙二虎的兵,陳大人的餉,就是他所必需的。在達到目的的途中,死多少人,他是不在乎的。他自己不就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嗎?「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蘇州圍城與長春的苦難,射殺降兵與長平坑殺40萬趙卒,千百年來,為信念,為意志,為天下,死亡還少嗎?據某人說,可以不惜毀掉西安以東的半壁國土呢!到祝捷的時候,誰想到這些被捨掉的棋子呢?龐青雲實在是歷代期望「舉大事」、建功立業者的縮影。
影片後段,龐青雲果然像立投名狀時,揮手殺掉那個路人那樣,為了搬開自己前面礙事的棋子,殺了趙二虎。他奪了蘇州,進軍南京,勁頭十足;他輝煌的高光時刻,是參拜慈禧太后,為民請命之時。他馬上就要官拜兩江總督,走向人生巔峰了,這是他曾經有過的最高夢想,他不禁心下戰兢:「你說,我能走到對岸嗎?」
專制千年,赤縣難明。從秦定皇權,延至晚清,上面的專權與下面的暴動此消彼長,治亂迴圈,總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陳可辛導演或許想表達,這歷史像個翻來覆去走不出的莫比烏斯圈,正面與負面,其實是一個面。就如所認為義薄雲天的「投名狀」,不過是立在殺人流血的罪中,根本就沒有義。
影片中有一個鏡頭,蘇州圍城之時,城裡無糧難以活下去,城外也無糧,沒法打進去,彼此隔著城牆死捱,俱都奄奄欲絕。有人傳出一個消息說,城裡有個叫耶穌的先生向人們分餅,只有五個餅,卻怎麼也分不完……新約這個有名的神蹟,被只想活命的人解讀成,救當下饑餓的食物,此岸的口糧;殊不知「吃餅得飽」,不是福音。
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