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心態 適應新環境
透過Facebook與港友聯繫
不覺間從香港回流加拿大已近9個月,家人和我仍然十分關心香港的近況和朋友。偶爾在社交媒體或Facebook發放一些近照,跟朋友們通通消息,看到他們的回覆總覺得很窩心。其實,照片多是展現開心的一面,說真的,過去大半年的生活可說是苦樂參半,心情也會隨著際遇有起有跌……
剛回到加拿大,真像是呼吸到自由的空氣——居住的地方寛大了,城市綠化完善,碰到的鄰居和市民大多彬彬有禮,經常都會聽到別人送上一句「祝你今天愉快!」買東西時,也常提醒自己要說「謝謝」;社會上的貧富懸殊不明顯,自己的事要自己動手做,讓人想起人人平等的理念。一時間感到自己身處一個有教養、友善、尊重人權的公民社會,與在香港時所見的那種擠迫,途人匆匆忙忙,連瞧別人一眼的時間也沒有的景象,截然不同。
然而,當安頓下來之後,我們也經歷到不少「人權至上」帶來的衝擊。例如,駕車要永遠讓行人優先;市區道路經常在上、下班時間較為擠迫,車主要小心行人的突發行為、單車的出沒、送外賣的車輛等。更要留意下雨或風雪對駕駛者的影響,除要一眼關七外,還要壓抑自己不輕易發脾氣,才能達至駕駛的安全。
駕駛多挑戰
人權和平等的觀念,讓社會人士看工作無分貴賤;DIY理念,要求人們親自動手砌傢具、修理房子。鮮有家庭僱用家庭傭工料理家務,原因是家傭薪金昂貴,工時和權益均備受保障;我聽過一些家庭,因找不到適合的家傭照顧長者,最後決定將老人送回香港的事例。作為回流人士,我雖然十分認同人人平等與自食其力等理念,可是在老家習慣有傭人幫忙處理家務,照顧兒女,現在則要事事自己動手,這些轉變都需時適應。
有朋友提醒我們,與陌生人閒聊也要額外小心,不要隨便問及他人的家庭與婚姻狀況,要充分尊重私隱,更不宜觸及敏感的種族問題,要顧及話題内容會否引起別人誤會?有否歧視之嫌?甚至某些稱號,如印第安人、愛斯基摩人等,可能以First Nations people代之比較合宜,以免別人覺得我們對某些人和事有所歧視,或對小眾(minority)不夠尊重等。也有人建議,最好用partner去介紹身邊的伴侶,而避免直稱太太或丈夫……這種種考量有時會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帶來張力。
空間雖多,但 偶爾也有點孤寂
剛抵步的幾個月,實在被充足的空間感、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深深吸引,光顧餐廳、咖啡店不用預先留座,寧靜的生活環境,有助人多作反思、進行創作、享受大自然等;但當我們步入寒冬季節,那空間感會否變成空虛、寂寞、茫然的感覺?作為異鄉客,朋友固然不多,如果家人也住在遠處(即使在同一城市),加上疫情又遲遲未減退,這種孤寂恐拍會有增無減。
「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做。」(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至22節)以上的經文,大大提醒及幫助我,適應回流的生活。我一直知道喜樂有別於快樂,喜樂往往是在面對挑戰、難處時出現的。若要做到不住地禱告,不如每天每刻活在禱告中,當困難出現,便即時、就地禱告在天上,也是無處不在的上帝,將事情交給祂;無論即時的結果如何,我們均以感恩的心情領受,提醒自己要從多方面去看和分析所經歷的事,嘗試從天父的角度和遠景去看事物,便會發現要感恩的地方特別多,因此,我們要喜樂,藉聖靈的指引和代禱,與主同行。
空間雖多,但 偶爾也有點孤寂
「作好管家」,也是一個有助適應的《聖經》教導。我們既然決定在加拿大退休定居,當然要明白到自己的身份、資歷和昔日對社會的貢獻,不一定為這裡的人所知,因此,並不期望別人(包括家人)對我作優先考慮,或要求特級尊重,當不再介懷別人的看法和態度,自然就會處之泰然。只希望自己可以做個好管家:好好管理每月的收支,尋找可以服侍的崗位,順服祂的安排,把自己的恩賜獻出,服務有需要的群體。
梁林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