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道德的溫厚讀《中國文化新視域》有感(上)
楊慶球博士在書的自序中寫道:「文化是一個生命體,當基督教在西方文化生根成長,它與文化載體不能硬性分割,我們可以做的是讓基督教在中國文化載體中繼續成長,它的核心部分在新的土壤重新滋長,某些非核心的西方元素在新的文化載體中自然消滅。」筆者細心領會楊牧師的體悟,感受這豈不是閱讀他這本著作的開門鑰匙?
該書對於八個方面進行了比較論述:世界起源、工作、政治、倫理、救贖、操練、靈魂、末世。筆者會分別談談對其中倫理、救贖和操練等三方面的讀後感受。本期首談倫理。為何談倫理?人是道德主體。人類社會如沒有倫理,就是弱肉強食和毫無良善的羅馬角鬥場,而中華文化又特別重視倫理道德教化,以致有人認為是道德立教。
作者更多著墨在比較康德「至上律令」和孟子「性善論」的思想上。在康德看來,人的本性中具有理性,而這個理性不是現象界的,而是先驗的,與生俱來的,所以稱為「純粹理性」。純粹理性包含和發出了至上律令,它是道德法則和道德律令,是絕對命令和理性法則,它是普遍的,是先驗的,是「應該」如此的。至上律令對人的意志產生作用,意志就向意願發出了方向,而最後決定行動的意願,如按照意志指出的方向去行,就是「善」的,如不遵守它,就是「不善」。
孟子主張性善論,認為人有「四心」和「四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孫醜上》)這四端乃是無待(unconditional)良知,這種「價值意識為人的自覺心所本有」,它體現道德的普遍性,是人類的一種共同本性,來自人的心性。這種善心是天生的,是不受環境所影響的,所以是自由的,也是應然的。
然而,先驗性的至上律令和無待良知的普遍道德性,為何沒有讓人都行善,反而作了不少的惡呢?康德認為是人的意願受到自愛法則的影響,將它放到了道德法則上,而最終做出不善的行為。孟子分析是因為人的「陷溺」,就是「放縱自己的欲望,背離了本心良知的召喚」。康德視人的自愛的罪惡意念是徹底的,腐蝕了所有主觀意欲的原則,而孟子和《中庸》的思想,則對人性克服惡而向善的力量更為樂觀。
作者對於祁克果的絕對真理與宗教倫理有清晰的解讀,強調了人與上帝的經驗層面,以及所帶來的道德性;基督教倫理有兩大方面:至於至善,愛鄰舍及效法基督。
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