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安主義(上)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四年六月
《巴塞爾計劃》與猶太復國運動
1948年5月14日下午,在特拉維夫的一個劇院裡,本•古里安(Ben Gurion)宣告以色列國成立。在他發言的主席台背後,是一張西奧多•赫茨爾(Theodor Herzl, 1860-1904)的巨幅照片,可見赫茨爾對以色列立國的重要性。19世紀歐洲基督教國家瀰漫一片反猶太情緒,其中法國的德雷福斯冤案(Affaire Dreyfus)令維也納一名猶太裔記者赫茨爾十分震撼,使他作為離散的猶太人必須思想重建猶太人的國家。1897年他在瑞士召集了一次猶太復國大會,主要是來自俄國及歐美的猶太人參與了大會;會後發表了一份文件《巴塞爾計劃》(Basle Program),第一句話「猶太復國運動的宗旨是,為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被廣泛承認的、合法的家園。」這就是猶太人要回歸他們的故鄉錫安(Zion)的政治運動,歷史稱為「錫安主義」或「猶太復國主義」。
在錫安主義運動的頭10年中,並沒有決定必須把猶太國家建立在巴勒斯坦,其他地方如烏干達和阿根廷也是選項,「錫安」只是一個概念而非地方。當時巴勒斯坦在鄂圖曼帝國統治下,已經有阿拉伯人居住,如果勉強在那裡建國,必然引起衝突,除非用武力把居住2000多年的「原住民」驅逐,但這又涉及道德的問題。赫茨爾心目中的建國地點是阿根廷,因為那裡地方廣大,氣候宜人;赫茨爾在1896年出版了錫安主義宣言《猶太國》後,巴勒斯坦才成為其中一個主要選項。
猶太拉比因宗教不承認以色列
赫茨爾之前有改革派猶太拉比(Reform Judaism)反對猶太人建國,因為真正的猶太人國度是宗教性的,在世上任何地方都可以,他們甚至拒絕回歸錫安。因為今天的以色列,其實和古猶太人國家或《聖經》裡的猶太復國沒有關係;以色列建國本身就是違背猶太教的,根據猶太教教義,今天的猶太教徒還在等候彌賽亞來拯救猶太人,如果猶太復國主義拯救了猶太人,那麼,彌賽亞來了拯救誰?這是直到今天很多保守派及改革派的猶太教拉比,依然不承認以色列國的重要理由。1845年7月15日至28日,改革派猶太拉比在法蘭克福舉行的拉比會議上,他們在儀式上刪除了所有回歸錫安,恢復巴勒斯坦猶太國家的祈禱。1869年的費城會議追隨德國拉比的領導,它規定了以色列的彌賽亞希望是—上帝所有子孫在信仰上帝的統一中聯合起來。1885年匹茲堡會議重申了改革派猶太教的彌賽亞觀念,它表達了一項決議:「我們認為我們不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宗教團體;因此,我們既不期望回歸到巴勒斯坦,也不希望在亞倫的兒子下進行獻祭與敬拜,也不恢復任何關於猶太國的律法。」
《貝爾福宣言》燃猶太人建國夢
可是,1917年11月,《貝爾福宣言》正式宣佈了英國內閣在同年10月31日的會議上通過的決議:支持錫安主義者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民族家園」,不是民族國家,條件是不傷害當地已有民族的權利及宗教信仰。不久,英國正式從土耳其接手管控巴勒斯坦;翌年,希伯來大學奠基,讓不少流散的猶太人重燃建國之夢。一戰之後,不少猶太人陸續移居巴勒斯坦,尤以俄國猶太人為多,使當地的阿拉伯人感到不安。為要安置不斷湧入的猶太人,錫安主義者在1880年至1914年間有計劃地在西部海岸平原、東邊的傑茲瑞爾 ( Jezreel ) 谷地及約旦河谷購地,這些地都是未經開發的,初到的拓荒者千辛萬苦地把它們開墾為良田美地,成為後來著名的橘子園。社會自由和民族派的錫安主義
以色列立國後,錫安主義發展為不同的意識形態,但同一目標是支持以色列建國的運動。分述如下︰(1) 社會主義的錫安主義:又稱勞工錫安主義(Labor Zionism),起源於東歐。這派認為,必須革新猶太人的靈魂和社會,鼓勵及幫助猶太人遷移到以色列。大多社會主義的錫安主義者拒絕遵守傳統的猶太教禮儀及制度,因為他們認為猶太教繼承了「流散的心態」(Diaspora mentality),例如前述的改革派猶太拉比。他們在以色列建立了鄉村公社,稱為「基布茲」(Kibbutz),是以色列一種集體社區體制,傳統上以務農為主,類似「國家農場」。後來歷經轉型,兼從事工業和高科技產業。猶太民族基金會 (Jewish National Fund) 當年雇用了大量猶太工人,讓他們接受農業及基本軍事訓練,以保護他們在巴勒斯坦的財產,他們主張用武力無差別驅逐巴勒斯坦人離開他們的地方。
(2) 自由派錫安主義︰主要來自歐洲中產階級,也是赫茨爾所嚮往的。它倡導自由市場原則和民主,並堅持人權。它極力主張巴勒斯坦國家建立的重要性,這樣才可以在以色列建立一個更民主的社會,它呼籲以色列阿拉伯公民能享有平等權利。
(3) 民族主義的錫安主義(Nationalist Zionism)︰是最激烈的,不單在巴勒斯坦建國,也建立強大軍事系統,強調阿拉伯國家必須接受巴勒斯坦作為猶太人殖民區。民族主義的錫安主義的支持者在以色列發展出利庫德集團,自1977年以來,它主宰了幾屆政府。它倡導以色列控制東耶路撒冷及約旦河西岸地區,並在阿拉伯和以色列衝突上採取強硬措施。
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日益衝突
然而,20至30年代,隨著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的移居,引起當地阿拉伯巴勒斯坦人的不滿。1920年,在加利利北部爆發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衝突,在希伯倫發生屠殺猶太人事件。1936年1至8月,阿拉伯持續的恐怖襲擊,導致80人死亡,400人受傷,一片燒焦的田地,被夷平的柑橘園,使猶太人必須重新思想他們存在的意義;他們正面對阿拉伯民族運動,他們聲稱要驅逐已定居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錫安主義,也就是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及鼓勵猶太人社區團結起來,他們沒有恐慌及絕望。日復日,他們越發不屈不撓,因為這是生與死的選擇,悲慘的現實使猶太人的意志更堅強。1936年定居巴勒斯坦的35萬猶太人結成一個戰鬥的團體。由於衝突持續,1937年7月英國皇家調查委員會提交了一個報告,將巴勒斯坦劃分為兩個國家—猶太和阿拉伯;同時,建議包括猶太人和阿拉伯人要分別移居其他地方,以減少衝突。從這一刻開始,猶太錫安主義(也是一般人稱為復國主義)把移居作為阿拉伯人的唯一出路,但不包括猶太人,可見驅逐巴勒斯坦人是較後期的思想,與猶太民族主義有關。1940年12月,猶太民族基金會林業部主管在他的日記上寫道︰「要在此地建立一個國家……以色列的土地上……沒有阿拉伯人……阿拉伯人移居地可以是伊拉克、敘利亞……這片土地(巴勒斯坦)才有能力吸納數百萬兄弟姊妹,猶太人問題才會得到解決。」阿拉伯人為了維護自己的生存權,要阻止甚至驅逐猶太人離開巴勒斯坦,是很自然的反應,現在倒過來,這些「入侵」的猶太人卻要清洗居住在這裡2000多年的巴勒斯坦人,這是兩個民族基本的衝突原因。
楊慶球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