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電影“SIGHT”的資源材料
電影:“SIGHT”(《光明》) 美國影片 2024年;140分鐘;英語/國語。用一套公映的電影與朋友聊天,談論人生信仰,本是樂事,英語世界也早有這方面的專書,華文則相當缺乏。筆者希望由今期開始,寫一些近期電影的討論材料給讀者參考,更歡迎給我回應,盼望藉此收「拋磚引玉」之效。
王醫生生長於一個醫生世家,曾祖父、祖父和父親皆為醫生。他受著優良的家庭教育,自少立志從醫;聰穎頴勤奮和堅強意志令他屢過難關。文革時代的苦難,令他更堅強:他用兩年時間完成了三年的高中課程,在200萬名參加省試的考生中,只有4人能入讀中國科技大學,王明旭正是其中之一。為了逃避上山下鄉,他加入文宣隊,並學會拉二胡和跳舞,唯一遺憾的是,文革奪去他的摯愛Lili,只留下她的疑問:「死時會怎樣?只有黑暗嗎?」這句話不時在他腦中縈繞,卻成為他的鼓勵,讓他努力地使盲人脫離黑暗,復見光明。面對由印度遠道而來的女孩K,被繼母用硫酸弄瞎,王醫生經過詳細檢查後發覺,復明機會甚微,猶豫該不該動這個手術。
第二段:治療失明的研究有所突破。王醫生替印度女孩K進行手術,惜終告失敗,一下子整個人掉落谷底;拒接手新症。
回憶中,在暴徒襲擊父母時,王醫生逃避躲在醫院的密室內,突然看到玻璃瓶中的胎兒標本,啟發他一個新的研究方向—他發現胎盤內包裹胎兒的羊膜,具有與胎兒相同的神奇無疤痕癒合特性,若將它們移植到受傷的眼睛上,眼睛便可癒合,而且沒有疤痕。王醫生抱著很大的期望,決定給K動手術;結果手術失敗,令他意志消沉,甚至拒絕接手失明美國女子Maria的求診,連自己也好像「失明」,跌入黑暗中。
第三段:王醫生推掉新症,但在再訪女孩K後重獲力量,最後不但把Maria治癒,而且自己也「復明」了!
王醫生往教堂探望K,滿以為她會坐困愁城,不料卻看見一名失明的女孩,竟跟其他正常孩子一起玩耍,且逗得他們很開心。王醫生一心想著去安慰不幸的人,到頭來反被安慰;K更送給他一條十字架的手繩作紀念。修女說:「她已走出痛苦的過去,擁抱著現在的喜樂與愛。」王醫生受到極大的激勵,立即回去為Maria進行手術;經過一番努力後,又到了拆除紗布的時候,大家都非常緊張,Maria終於開腔說:「我看見你,醫生!」更震撼的是,她看到鏡中的自己,興奮地說:「原來我是這麼麽美的!」王醫生喜極而泣!腦海中Lili的提問,也從此一去不復返。
在慶祝為失明兒童而設的「王氏視力恢復基金會」開幕禮上,王醫生的女友Anle說:「你為兒童(尤其K)做了很多……」王更正說:「是她給了我很多,她開了我的心眼,教曉我有更多寶貴東西,是肉眼看不見的。」
第一層次(行動選擇)
1. 經歷著時代的苦難,王選擇了「消極接受」還是「奮進前行」?
2. 意志消沉的王,他選擇拒絕還是為Maria做手術?
第二層次(背後價值)
1. 為甚麼王作出「奮進前行」的選擇?背後的價值是甚麼?
2. 王突然變得進取,願意為Maria做手術,為甚麼?
3. K 和 Lili怎樣幫到他?
4. K 自小被害失明後,隨修女遠道前往美國,找到名醫,期望復明,可惜手術失敗,她如何面對?
第三層次(觀眾自己的價值觀)
5. 如你是K會如何接受和面對?
6. 你認為「肉眼視力」與「心靈視力」哪樣較重要?為甚麼?
2. 「……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馬書5章3至5節)
3. 「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各書 1章2至4節)
* 註1. God in the Movies, ed. C. Barsotti & R. Johnston 2017, Brozos Press
這文章是「全劇透」,要是讀者先看影片再閲閱讀本文,更為有意思。
若是有關於這篇文章的回應,歡迎透過號角電郵 toronto@cchc.org 聯絡我。
翁偉微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