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犯法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四年七月
犯商業欺詐刑事罪
美國前總統、今年美國總統選舉共和黨大熱的候選人特朗普,竟然被紐約州法院經12位陪審員一致裁定犯了34項商業欺詐刑事罪(felony)。觸犯刑事罪行有可能被判監,不過他沒有以前犯罪記錄,年事已高,可能得到寬大處理,無需入獄。有人提出總統離任後,仍然可以終身得到特工保護。如果特朗普入獄,保護他的特工也要陪他坐監?由於前總統被判犯上刑事案是史無前例的,所引發衍生的後續都無先例可以參考。特朗普強力斥責主控官、法官、證人用奸計對付他,但他沒有批評作出判決的陪審員,因為他們代表社會的普羅大眾,反映社會的普遍價值。英美加等實行普通法(Common Law) 的國家都設有陪審員制度。決定有罪與否權不在有專業法律知識的法官,而在一班擔任陪審員的普通市民;法官只在陪審員決定罪名成立之後有權量刑。如果陪審員判定被告無罪,法官無論他個人憑他的專業法律知識認為被告有罪,也只能放過被告。
普通市民任陪審員
陪審員由普通的市民中隨機選出,他們不一定擁有驕人的IQ、學歷、職業成就,只要求擁有普通人的智慧和判斷能力,言下之意同時具備普通人的軟弱、偏見、情緒、喜好。Sidney Lumet 執導的電影《十二怒漢》12 Angry Men(1957),就是講述12位各帶有自己偏見和經歷的陪審員,主觀相信被告有罪,然後在其中一名陪審員要求下,大家從不同角度再次思考,最終改變了他們的判決。其實除了上帝,沒有人知道被告是否真的有罪,陪審員制度就是將判決權放在普通人身上。法律專業人士和普通人一樣可能會犯錯,但普通法制度寧願信任普通人的常識,而不是法官的專業知識,認為這樣會帶來更公平的結果。普通法的特色就是,信任普通人的智慧和判斷,要求陪審員以常識常理在法官的專業知識引導下,作出判決。選擇陪審員的時候,控辯雙方都有權否決他們認為有偏見或不適當的陪審員候選人出任本案的陪審員。由於陪審員是有情緒反應的普通人,作判斷時不一定單憑理性,情緒有更大的發言權。控辯雙方都喜歡挑動陪審員的情緒,作出對己方有利的判決。建議是否上證人台
這一次12位陪審員在法庭聽取了22位證人宣誓說出真相,在控辯雙方律師盤問下所提供的見證,經過四個多星期的審訊,而作出一致的判決,特朗普34項商業欺詐罪名全部成立。審訊期被告有權決定自己上不上證人台,上證人台可以親身自辯,但也會受到控方律師的盤問。不上證人台則失去了自辯的機會,卻將舉證的責任放在控方;控方要證明被告有罪,否則疑點歸於被告。哈佛大學法律教授Alan Dershowitz 也會兼職擔任被告律師,他最出名的一仗就是為被告馮布羅(Claud von Bulow)打勝企圖謀殺妻子的個案,1990年曾經拍成電影Reversal of Fortune令男主角Jeremy Irons贏得奧斯卡影帝。Dershowitz 認為,作為辯護律師最重要的決定,就是讓不讓被告上證人台,他收取的辯護律師費,九成價值是他向被告作出上證人台與否的建議。馮布羅案他不讓被告上證人台,結果控方無法令陪審員在沒有疑點下相信被告有罪,而獲得無罪釋放。這一次特朗普也沒有上證人台自辯,結果卻被12名陪審員一致裁定34項罪名成立。目標證明被告有罪
由於普通法實行無罪推定,如果不能證明被告有罪就是無罪。證明有罪必須證據確鑿,否則疑點利益歸於被告。所以主控官的檢控都會集中在有證據能夠證明有罪,但較輕微的控罪,反正目標就是要證明被告有罪,大罪小罪反而次要。1931年芝加哥黑幫教父卡邦 Al Capone 眾所周知犯下謀殺或私酒的罪行,但那些罪行難有確鑿證據,結果主控官僅以瞞稅罪名成功令卡邦入獄。這一次控告特朗普,也不是告他付掩口費給成人片女星,那不犯法,商業賬目上白紙黑字的誤導隱瞞才犯法。看來特朗普太吝嗇,若是使用自己私人的資金付款便可避免商業犯罪。
江大惠(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