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國回國的海輪和家鄉小鎮的故事─讀錢鍾書《圍城》有感(一)
錢鍾書(1910—1998年)為中國現代學者、作家。其長篇小說《圍城》於1947年出版,主要講述了一群知識分子的人生經歷,深刻諷刺了人性和一些文化現象。
迷戀肉慾 無一絲的感情
方鴻漸從江南小鎮到北平都大學,讀叔本華,常自作聰明地對同學們說:「世間哪有戀愛?壓根兒是生殖衝動。」他曾閱讀 Ed Spranger 教授關於愛情(Eros)的演講,知道了「性欲並非愛情的基本,愛情也不是性欲的昇華。」鮑小姐是醫學系的留學生,也有未婚夫,但在船上主動勾引方鴻漸,滿足肉慾快感。鮑小姐和他發生了性關係後,好像甚麼都沒有發生那樣自然,方鴻漸明白了,鮑小姐對他完全是性上的關係,無一絲感情,而自己迷戀肉慾,但覺得還用了點「心」,頗有失望感。
方鴻漸與鮑小姐發生肉體關係的事,作者主要是想表達一般的人性傾向呢?還是某種社會和文化傾向的影響呢?主要應該是講西方文化對於當時中國人的影響。方和鮑都是留洋生,發生在從法國開往中國的輪船上,鮑的家庭和人際圈子有較多受西方文化影響的背景。方明顯受了西方學者對於性的解釋的影響,減低了真正愛情的價值,以及把真愛和性視為兩條平行不交叉的線一樣。
衝擊婚姻 自由戀愛觀念
新文化運動將西方自由戀愛的觀念帶到當時的中國社會,這本身有歷史進步性,但是,自由戀愛也對神聖婚姻觀帶來衝擊。一些新文化運動的推動者和積極參與者,有解除包辦婚姻關係,也有保持原配但婚外與其他異性同居的現象。方鴻漸到北平讀書後,看到同學們談情說愛,就對在家鄉的未婚妻周淑英產生厭恨,甚至想解除婚約。
方鴻漸諷刺鮑小姐信奉的基督教對她的行為完全沒有影響。對比魯迅和巴金,錢鍾書對於西方文化更加熟悉,書中提到基督教的篇幅也更多。《聖經》提出只有婚姻內的性關係才是聖潔的,這在《雅歌》和《箴言》書中講得很多,也最生動;而方鴻漸和鮑小姐顯然並沒有受到這種宗教思想的影響。
在第一幕,蘇文紈也出場了,她家庭出生顯赫、博學、愛標榜自己的詩才,在法國獲得博士學位,她曾是方鴻漸在北平讀書時的校友,她給人的印象是「高美冷」,要讓男朋友俯仰自己。孫太太愛搬弄是非,她的丈夫和一些同胞沉迷賭博。法國人遠望自己的殖民地就「像狗望到了家」。侍者阿劉敲詐鮑小姐的錢,還有出售克萊登假大學的哲學博士文憑給方鴻漸的愛爾蘭人,男女老幼中西人等,人性的低劣和文化的劣根性,作者一開始就以諷刺的文筆揭露出來!
男人娶妻 學歷高於女方
船靠上海,方鴻漸首先去了已經亡故的未婚妻的家。她的父親在上海小銀行當經理,夫婦在女兒去世後,資助了方氏留學,有恩於他;夫婦反對自由戀愛,心裡想的是用一根受恩回報的無形線索牽住方氏。方鴻漸留學5年,從沒有想起過那個去世的未婚妻。此時來到周家,雖有一點感激之情,但大多是以禮待之而已。時間長久,齟齬產生,最終是不歡而散,關係斷絕。
方鴻漸乃長子,二弟鵬圖到上海碼頭接他,他們乘火車回到江南小鎮的家鄉。前清舉人和小縣裡大紳士的父親方翁和鴻漸的三弟鳳儀,以及家族和朋友眾人,到月臺隆重歡迎留洋博士的兒子,地方報紙的兩名記者也來採訪本縣所出的名人。回到家中,老夫婦首先談起了已經27歲的兒子的婚事,聽鵬圖提到博士蘇小姐,就認為不合適。男人娶妻,對方學歷一定得比自己低,「嫁女必須勝吾家,娶婦必須不若吾家」,他們提到有名當地女孩很合適。方老先生家裡藏有涉及中西比較的書籍,多是講論西方人品行不如中國人的,但也主張中國女博士最好嫁給洋人呢!方鴻漸對於娶當地女孩很抗拒,主要是嫌小城市的「摩登女性」太土氣,畢竟北平和西洋的薰陶已在他精神中打下了很深的印記。
鴉片梅毒 長存不滅東西
縣城最高學府省立中學校長親自登門拜訪,請方洋博士為同學們演講「西洋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之影響及其檢討」題目。在歐洲「興趣頗廣,心得全無」的方鴻漸,在本縣名人和二百多名學生面前發表議論:明朝天主教士帶來中國的科學已過時,宗教從來沒有合時過,只有兩件東西長存不滅,一是鴉片、二是梅毒;剎那間,大會堂像炸鍋了一般,方鴻漸被請下了台!極度諷刺感中,錢鍾書把方鴻漸的潛在文化觀大致表現出來,既對輕視西方思想的傳統觀不滿,又觀察到西方帶入中國的文化糟粕,他沒有去想「體用論」,而是在中國人的立場和西洋科技文明強勢的世界環境中,有一些中庸的觀感和體察。
日本軍隊對這個小地方的威脅日益增加。方家移居到上海租界中,方老先生拒絕了漢奸的引誘,但又「覺得他愛國而國不愛他,大有青年守節的孀婦不見寵於翁姑的怨抑」。人當以認識上帝為首位,其次就是「家國觀」了,遺憾的是,現代社會中這三者都被輕視了。
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