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助性工作者停奏哀歌?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五年十一月
如何助性工作者停奏哀歌?
如何助性工作者停奏哀歌?
「喇合事工」的服事對象十分明確,就是性工作者的群體。幾乎每名求助者都背負著曾被性侵犯的傷痛,直至她們透過「喇合事工」同工的關愛、陪伴和支援而認識了神,生命得以改變,最終離開這個行業,展開人生新一頁。
共通點曾遭受性侵犯
「喇合事工」自2009年成立以來,已走過16個年頭。伊韻嫻(Joanna Yee)可說是事工的核心推動者之一,現任事工主任;此外還有副主任 Carol、註冊社工Julie及兼職同工Lily一同參與。初期事工隸屬於「福愛傳道社」,主要幫助華人群體,後來轉到 Toronto YFC(Youth for Christ),服務範圍也擴展至不同族裔。「多年來接觸這個群體,我們發現一個普遍的共通點—她們大多曾遭受性侵犯,無論是來自家人、男朋友,甚至陌生人,幾乎每名求助者都背負著這樣的傷痛;特別是長期受侵犯的女子,往往會覺得自己的身體毫無價值。當然,也有其他原因使她們走上這條路:有些年輕人因精神疾病而受騙;有些新移民因無法找到工作,在經濟壓力下被迫投身性工作。」Joanna感慨地說,外界普遍以為性工作者都受黑社會操縱,實情並非如此;一部分人確實受人口販運組織或「姑爺仔」(依靠女性養活的男子)操控與壓迫而從事性服務,但也有人在脫離控制後,仍選擇靠此維生。
必須是漫長陪伴歷程
Joanna坦言,要幫助她們真正走出這樣的生活,必須經歷一段漫長的陪伴歷程。「第一步是讓她們感受到我們真心願意伸出援手;之後,就需要懷著極大的耐心去等候。若她們尚未準備好、不想改變,一切努力都可能徒勞;但我們會持續維繫『信任』的關係,直到她們主動來尋求幫助。」當女子願意踏出第一步,「喇合」同工便會與她們會面,耐心地聆聽其成長背景與人生經歷,並了解她們希望改變的原因;在過程中,也會進一步詢問她們是否涉及濫用藥物、觸犯法例,或是否擁有難民與新移民身份等,目的在於全面理解處境,好提供更適切的支援。
個案一:
為還債做色情行業 重返校園懷抱夢想
以招聘「接待員」為餌
Carol提到2024年的一個故事:某次聖誕節探訪按摩院時,她們留下了福音單張和聯絡方式。一名女子看到後,鼓起勇氣發電郵求助,但因不明原因未獲回覆。感謝神,她沒有放棄,再次發出電郵,這次她們立刻安排會面。原來這名女子因與父母關係破裂,心靈受到重創,隨後看到一則「接待員」招聘廣告,便抱著逃離家庭的心態來到加拿大,卻發現僱主經營的是按摩院,但為了生計,就此陷入色情行業。後來又因債務纏身,急需賺錢還債,使她只有繼續做這份工作。
讀經中心靈漸得平安
「喇合」同工隨即為她設計了 Exit Plan(撤離計劃),包括詳細的財務規劃:盤點債務、分析收支,並教導她如何節制消費。她依照指引實行,幾個月後成功還清債務,完全離開這行業。同工們也給她提供基本的生活支援,包括食物、日用品、電話費,甚至在她面臨驅逐時安排免租住所,同時也為她過往的創傷提供輔導。出乎意料的是,她並未急著找工作,而是選擇重返校園,並懷抱許多夢想。同工陪伴她參與每週一次的生命教練課程(Life Coaching),在靈修、讀經中,她的心靈逐漸得到平安,長期失眠問題亦得到改善。後來,她在同工協助下獲得安省學生助學計劃(OSAP)及其他政府資助,順利完成大專第一年的課程,明年便可以畢業。為了幫助信仰根基尚淺,忙於學業的她,「喇合」團隊鼓勵她參加由事工舉辦的Alpha Course(啟發課程),並持續為她禱告。
個案二:
放聲大哭的那一夜 承諾要離開性工作
剩下我獨自在加生活
Joanna也分享了一段令人難忘的經歷:十多年前,認識了一名20多歲的年輕女子,多年來從事色情行業的她,心裡一直渴望轉行。某天,她在網上搜尋時,偶然看到「喇合事工」的廣告,便主動聯絡她們。由於她在19歲時曾遭到侵犯,所以從此失去自信,甚至放棄了升讀大學的夢想;那時家人已移居歐洲,只剩下她一人在加拿大生活。雖然她希望脫離這個行業,但內心常有掙扎,進退維谷。「喇合」同工一面在生活上支援她,一面鼓勵她離開原職,但始終找不到新工作的她,最後又被迫重操故業。「直到有一次,我突然接到她的電話;原來有一晚,老闆娘帶著她和幾名應召女子去賭場,不料剛抵達她們便被搶走了所有金錢,老闆娘卻置之不理。幸好劫匪沒有搶走她的手機,她才得以打電話向我求助。我立即趕去接她,還帶她去吃點東西,那一刻,她忍不住放聲大哭,因為覺得自己孤單無助,沒有人真正關心她。我給她一些錢,她哽咽地說:『我以後都不會再做這些工作!』」Joanna對上述一幕印象深刻。
投身青少年收容中心
感恩的是,她真的信守承諾,之後轉到餐廳工作。雖然心裡一直想成為社工,但是自覺根本不可能;同工們鼓勵她一邊工作,一邊報讀兼職課程。當她第一次考試取得近90分時,便興奮地說:「從來沒想過自己能有這樣的成績!」後來,她更在「喇合事工」及另一間基督教機構實習。去年,因父親離世,她決定赴英國與母親團聚,如今她在當地一間收容中心工作,服事無家可歸的青少年,實現了幫助他人的心志。她還特意傳來短訊和近照,衷心感謝我們當年的陪伴與扶持。Joanna動情地說:「這樣的回應極其寶貴,因為不僅成為我們堅持事工最大的動力,還使我們深深體會到最終能改變生命的,是神自己。」
不受政府資助保自由
「喇合事工」從不申請政府資助,為的是保留自由,能向受助者分享基督信仰。經費主要透過「賣物會」和「馬拉松步行籌款」等方式,由信徒支持。展望未來,她們盼望推動「流動社區中心」(Mobile Community Hub)計劃,把服務主動帶到性工作者身邊,而不是等她們打電話求助,讓事工更貼近她們的需要。
阿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