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斯省市鎮選舉
11月19日,卑詩省將近200個城鎮同步舉辦選舉,各城市選出市長、市議員和學務委員,而溫哥華市更選出公園局委員。今屆市選有以下一些特色:
政黨背景社區經驗者較優
首先,我們看一下華裔候選人的表現:大溫地區本屆約有30位華裔投入選戰,為歷屆最多。結果,在華裔聚居的溫哥華、列治文與本拿比三市,當選的華裔候選人數,由上屆十一人增至今屆十五人,而且每市均有五人當選,顯示華裔參政契機已經成熟。
如果仔細瞭解,除了爭取連任的華裔候選者成功當選外,新增的當選華裔內,不乏有政黨背景或地區服務經驗。新當選溫哥華市議員的鄧劍波,與溫市得票最高的兩個市議員,華裔的雷健華及鄭文宇,都來自在該市占主導地位的偉景溫哥華團隊,而且他是接替不再競選連任的議員周烱華。列治文市新當選的華裔市議員區澤光,在該市已做了多年的學務委員,區氏本身在該市具有很高知名度。該市新當選的華裔學務委員,翁善恒與趙錦榮也有多年從政經驗,前者為列治文家長會會長,在上屆競選學務委員失利,今屆成功當選。後者也曾經協助聯邦保守黨國會議員黃陳小萍助選。
本拿比方面,新當選的學務委員賈美玲,則得到該市勢力最大的本拿比公民協會支持。另一方面,以獨立人士身份參與列治文市長選舉的華裔人士李溢,今次獲得9000餘票,而爭取連任的馬保定,得到20000票而當選。除了上述三市及省會維多利亞市的市議員周翠琪成功連任外,其他城市競逐的華裔均未當選。華裔候選人在今次市選表現不俗,與他們在此之前已經成為地區政黨的支持者有關,這可為有意參政的華裔人士作為參考。
市民為表達心願而投票
第二,今次的市選投票率較高。以溫哥華為例,2008年市選時候,投票率只有30.8%,但今次卻達到34.5%。有評論指出,2008年的市選投票率低,其中一個原因是當時緊接在聯邦大選後舉行,前後相差只有1個月時間,民眾早已被聯邦大選疲勞轟炸,所以在市選投票時的熱忱相對減少。今年的情況有些不同,聯邦選舉和市選的日期相距半年,選民比較有耐心多認識候選人,觸發投票動機。此外,一元獨大的問題成為今屆市選投票的另一動力。溫哥華和本拿比市政府的議席,目前幾乎是由一個團隊囊括,令到部分市民感到本身的聲音不受重視,所以希望通過今屆的市選,表達其聲音,以致投票率上升。
挑戰執政團隊主導地位
第三,今屆市選結果顯示,大溫地區的主要城市,其原有執政團隊,繼續受到逾半數投票市民的支持,但是優勢逐步消失。以溫哥華市選為例,雖然事前有評論指偉景溫哥華在過去3年執政期間,推動的增建單車道及批准後園養禽畜附例,受到部分人士的抨擊,但是其推介的18個候選人全部當選,只是票數差距與上屆比大幅收窄。同時,溫哥華10個市議員席位,上屆只有1個並非由偉景溫哥華的人士當選,今次則有2個。由此可見,偉景溫哥華受歡迎程度較上屆稍遜,但是仍能夠掌控大局,與其動員更多支持者投票有關,這也與投票率增加的情況一致。
另一方面,主攻本拿比學務委員席位的 「本拿比父母心聲」5個候選人全部落選,但該組織成立僅3個月,得票率接近2成,獲得6000票支持。該團隊是在較早時反對本拿比學校當局「性向公平政策」後成立的,今次得票情況顯示更多人支援他們的理念,令人欣慰。
筆者認為,整體來說,卑詩省今屆的市鎮選舉,可反映華裔參政的能力「再上層樓」,但是仍未足以把華裔影響力全數體現出來。不過,當選者不乏基督徒,希望他們能夠把基督徒的價值觀,反映在其制訂政策的層面,使國家和人民獲益。
陳華雄(加拿大溫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