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進神命定的歷史裡
在以色列的歷史中,整個民族有兩個最慘痛的經歷:一是在埃及為奴,二是亡國被擄到外國。然而,兩次經驗都是在流徙中經歷著信仰的真實,同時也在這種現實的處境中,才更顯出以色列人所信的上帝之奇妙與力量。
埃及成為了多種族帝國
以色列人流落到埃及成為奴隸,完全是「忘恩負義、出賣親情」的結果--話說在曠野游牧的亞伯拉罕的次子雅各,騙取了他雙生哥哥以掃的長子祝福,終於要逃亡外地。在流浪異鄉的漫長日子裡,他結婚娶妻,並生下了12個兒子。誰知十個哥哥竟合謀把弟弟約瑟賣到埃及作奴隸。及後,因為以色列當地出現了大饑荒,雅各全家被逼移居埃及。
叫人意想不到的是,當人人都以為早已消失於人世的約瑟,居然當上了埃及宰相,也因著他的敬虔和才智,不但救了當地的人民,連自己的家族亦倖免於難;基於上帝之手的作為,讓以色列人在埃及居住了430年。經過饑荒一役之後,埃及逐漸成為一個多種族帝國,且由外族(以色列)人出任宰相;與此同時,因外勞的工資低廉而有利經濟發展,使埃及日益強大,這跟我們現代不少移民國家的發跡史有點相似。
從雅各及其子約瑟身上看見,人生的際遇似是個人的選擇,其實完全是在上帝的旨意和時間定規內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不單在個人的層面,且是在大歷史裡面。由此可見,移民不單是移進一個國家、一個社群,同時也是移進了上帝所命定的歷史之內;很明顯,上述的故事主人翁就是這樣為埃及歷史添上一筆。
帝國興亡跟神心意有關
從信仰角度看,帝國的興亡原來跟上帝的心意有關,至少會發現上帝的作為,可以直接左右帝國的進程,而且讓人看見聖經對帝國不無批判。
後來,由於埃及法老王對壯大了的以色列民族產生恐懼,於是要進行種族清洗式的人口控制。結果,上帝吩咐以色列人領袖摩西帶領人們出埃及,並用各種自然災難攻擊埃及帝國,使以色列人浩浩蕩蕩地走過紅海。埃及是當時的一大帝國,法老及其軍隊竟敵不過手無寸鐵的奴隸外族,絕對是一種極大的恥辱。
此外,在某程度上靠移民富強的埃及帝國,其實不過是因著一個曾經坐牢、後來變作宰相的希伯來人之智慧,而走上致富之路。這種吃盡天下式的突然強大,使它可以長治一段很長的時間,後卻因為新王上場才發生巨變。新領導人不但把原先有恩於他們的「大恩人」,看成為有威脅力的外人,而且還把恐懼不斷升級,決策層所用的手法不是談判,而是劃清界線,結果,敵我矛盾便成為了處理問題的中心價值及唯一視野。隨後更推出一系列的無良不仁政策,包括剋扣工資、增長工時、加重工作量......不合理的層壓式管理,均成了種族清洗後的經濟生產壓榨。
移民經歷也是信仰經歷
歷史告訴我們,移民社會經常都會出現對新移民的打壓和歧視;幸好,對於帝國的欺凌,上帝不會坐視不理。因此,在出埃及事件中,祂扮演的角色並不單停留在個人的適應和保家平安上,因為祂要讓以色列人知道,移民的經歷其實也是信仰經歷--上帝就是一位公義者和憐憫者。
根據《聖經》的記載,埃及這個移民大帝國的沒落,是移民群眾的祈禱與哀聲引發的結果。由以色列子民向神哀求那天起,哀聲就達到上帝的耳中,祂就決心要幫助他們,設法領他們逃離埃及的管轄。神藉著摩西向法老王施行的十災,對埃及帝國確實造成了徹底的摧毀,同時,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上帝的公義和憐憫。
移民到埃及430年之後,以色列人又再次被呼召,移民前往另一片土地,他們留下給埃及的,就是上帝對帝國的懲罰以及對正義的肯定。如果移民同時是按照上帝的時間表行動,那麼,祂的公義就會為我們提供一種超越個人命定的保護。
陳華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