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s): A User's Guide」--文化博物館宗教展
根據上世紀末期哈佛大學教授Samuel Huntington名著"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所言,21世紀是各個文化與宗教交鋒的世代。雖然我們活在資訊澎湃的時代,但對各種文化與宗教之間的認識不算深入。經過911事件後,種族、文化與宗教的分歧更是有增無減;有見及此,位於歐洲比利時的Museum of Europe and Tempora SA 博物館,為了加增歐洲人對新移民所引進的宗教有更多認識,特別安排一個名為「God(s) : A User's Guide」的展覽,讓大眾明白各宗教對信眾日常生活的影響。若要觀賞這展覽,我們不用特意到比利時的布魯塞爾 (Brussells),原來位於渥京對岸 Gatineau市的國家文化博物館,已將此展覽本土化,展期由去年12月至今年9月初。
文化博物館為了隆重其事,用上面積約七千平方呎的場館,去發揮並介紹各大宗教對神聖 (divinities)、敬拜 (worship)、代求 (intersessors)、超越 (beyond)、聖地 (places) 及分爭共存 (conflict and co-existence) 等11大課題上的理念。場館內放置了二百多件各宗教有代表性的「聖物」,以反映各宗教相異的神學思想。就基督教來說,大會展出某西岸土著所刻的耶穌聖像;至於猶太教也展出了一位雕匠所造的約櫃,令我們大開眼界。館內也設有互動系統,讓大家發表對人類生死問題或對宗教各方面的意見,回應若被選上,會被置於大會網頁 (http://www.civilization.ca/gods) 上,公諸於世。
博物館在展覽中務求中立,做法無可厚非。大會主題「God(s): A User's Guide」反映出一般人對宗教的看法--我們是神的用戶,祂可以滿足人類的需求, 但我們有需要時才去找祂!篤信耶穌的基督徒,當然知道神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但卻絕不是去利用神,反而我們是祂的傭人,被祂使用時,我們的人生才有意義,內心才得到真正的滿足。
展覽中也缺乏基督教的獨特性,就是耶穌基督代死救贖和死而復活,而這也是信徒在4月初特別有受難及復活節假期的劃時代重大歷史意義。順祝復活節快樂!
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