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破饕餮和情欲─讀《解破七宗罪》有感(四)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四年十二月
守安息日 對付貪婪極佳方法
第六宗罪是貪婪(greed)。關於貪婪,作者首先拋出幾個西方名人的話,目的是指出貪婪和利己主義的區別。合理的利己主義使自己和依靠自己的人得到供應,可以使自己取得偉大成就,獲得滿足感;但當利己主義跨越界限,侵犯了其他人的利益時,就會變為貪婪。作者特別指出人類的放縱貪婪,造成地球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生態環境的破壞。作者又指出:貪婪注重物質,因此認為物質是不好的思想,但這並非基督教的世界觀,而是柏拉圖或諾斯底派的思想;事實上,世界是上帝所創造的,物質是好的,人需要也可以享受物質,但生命如果單單為了物質,並且佔有他人的物質,忽視別人的需要,這就是罪了。 作者有幾方面的洞見,守安息日是對付貪婪的極佳方法。作者認為新約時代的安息日由舊約的星期六改為星期日,安息日誡命的精髓是讓上帝的兒女,將心思意念集中在安息的上帝上面,體驗與上帝同在的美好,也與家人和朋友有休息的美好時光。筆者認為安息日觀念還反映了大地安息的創造律,它讓我們知道人生的目的不是整天工作、學習,積累更多財富資本,而是享受上帝的同在。安息日真正的意義並非在休息後迎接繁忙的工作,而是工作一周就是為了迎接在安息日時與主同在的平安喜樂。
帶來美善 不是貧窮而是慷慨
作者尤其指出:「對付貪婪的方法並不是貧窮,而是慷慨。」貧窮在有些時候並不是一件壞事,但不一定帶來美善,而慷慨則一定會帶來美善。耶穌就曾教導門徒:「施比受更為有福。」筆者感受到這裡講的慷慨施與,是清心的不求任何回報的施與,而非沽名釣譽;而歷史上的宗教偽善是最大的偽善,這點仍是今天的信徒尤其要警惕和自我反思的。慷慨是極難培養的品格。國內一部老電影中有一句台詞:「一說到錢就不親熱了。」今天也是如此,人們可能在宗教信仰和道德方面說出許多感人屬靈的話語,但面對貧乏人或地區國家,行動上卻大失慷慨的情操,總希望自己保持富裕生活,希望別人安貧樂道。作者認為如果我們認識到所有的都是上帝慷慨施與,是祂賜給我們的恩典,我們因此帶著對祂感恩的心,就會效法天父,學習施與。再者,我們並非財產的真正物主,而是上帝委託我們暫時管理,貪婪的人終究不能永遠擁有它們,而智慧者善用它們幫助別人,為自己積攢天上的財寶,獲得創造主上帝永恆的喜悅。
懶散背後 缺乏生命意義問題
第七宗罪是懶散(sloth)。作者先談到懶散與懶惰和憂鬱不一樣,懶惰只是一種不太重要的品格缺點,憂鬱是一種人難以控制的病態,它並不是對上帝與人的不順服。中世紀神學家亞奎那形容懶散是「對屬靈和神聖美善的事物產生悲傷、厭惡和煩悶的感覺」,它對於人生持放棄的態度,對生活中的美善甚至一切都缺乏熱忱,對任何事情都抱著「管他的」、「懶得理」,或者抱怨的態度。英國作者 Dorothy L. Sayers 談及它道:「它不單單是身體的怠惰或心靈的閒散,而是會徹底毒害我們的意志。初時對事物漠不關心,抱著甚麼都不在乎的心態,跟著便發展成故意拒絕歡樂,最後陷入一種病態的自我批評和絕望之中。」懶散外表的背後其實是缺乏生命意義的問題,作者指出:「這看起來好像是懶惰,因為我們真的不想做任何事情,但想深一層,那其實是一種絕望的感覺,覺得生命沒有意義。」作者進一步從信仰的角度來看懶散,「懶散無視上帝所創造的,否定了我們世界中的美善」,奥奧古斯丁認為人最終的喜樂是在上帝裡找到的,但當人對上帝失去興趣後,遲早也會對其它美好的事物失去興趣,變得懶散。對付懶散 點燃屬靈熱忱智慧
基督教將懶散定為主要罪之一,其實要追訴到早期修道士時代。迦賢努在425-430年間所寫的《修道規則》中,就指出了「倦怠」這缺點,其實是指出有些修道士沒有動力和目的、怨天尤人的懶散生活。作者還指出現代科技社會並未減少人的煩悶和懶散:「為甚麼一個擁有價值一萬多美元電腦遊戲裝置的美國孩子,會比一個只有兩枝木條、一粒石子作玩具的印第安孩童感到更煩悶呢?」筆者聯想到今天國內一些年輕人「躺平」,熱衷於「啃老 」的現象,這並非因為今天的科技教育水準退步,抱怨就業市場「卷」也基本上是托詞,根本是生命意義的缺失。如何對付懶散呢?作者提出跟懶散相對的並不是工作狂,工作狂是另一種屬靈病態。對付懶散最重要的方式是,點燃屬靈熱忱和學習屬靈智慧,耶穌就是最好的榜樣,而許多屬靈大師的教導也十分寶貴。其次,我們有了屬靈的心思意念,還必須「以行動和委身,去改變世界 」,實踐和平和仁愛之道。再者,我們要「靠主喜樂」,驅散無聊。作者深刻地指出:「愛的反面並不是恨,而是冷漠無情。如果冷漠無情是懶散的核心,那麼懶散就是與愛為敵。」
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