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平安
剛到多倫多時遇到一個老鄉,在國內開了一輩子公交車,G2牌考了三次才過關,反而他18歲的女兒一次就通過了。老司機多有「老毛病」,在北美開車不是速度第一,而是安全第一。
樂於守法
國內因著車多人多,相當一部份人行車都不守規矩,比如明明是三條車道,若是稍稍塞車,就會變成四車道,甚至五車道;再比如若是十字路口交通燈故障,大家就會爭先恐後,見縫插針,直至擠得水泄不通,寸步難行;而隨意變線、支路逼主路、左轉搶直行,與行人爭路等,更是司空見慣,甚至強行變線,硬性超車,也是不遑多讓......北美的交規和國內的差不多,只是在操作起來時感覺拘泥。比如停牌 (stop sign),無論路口有沒有交通狀況,都得停穩三秒;再如換線時,必須轉頭查看盲點等。儘管看起來刻板,但這些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有助減少事故發生。
在國內的牧師常說,規矩不是為了限制,而是為了保護我們而制定的;就好像我們教育自己的孩子,「出圈兒」是危險的。當我換了一種眼光來看待法律和法規時,遵守起來也就容易多了,何況遵守交通規則是性命攸關的大事。
時刻警醒
在行人較多的地方,會有閃爍黃燈的「X」燈,駕車的朋友一定要特別小心,無論是否看到有行人通過都要減速,因為你不知道甚麼時候,有小孩子會突然衝過來。同樣的,帶小朋友出門的家長更要特別留意,在這樣的路口,一定要把孩子拉住,確保來往車輛停定後再走過,安全第一。
特別提醒:平時行車(尤其是夜間)千萬不要打開高燈,這會嚴重影響前面和對面車輛的視線,為交通事故埋下隱患,所以是交規裡的明確要求呢。
溝通默契
在北美駕車,還要學會溝通。有時,在All-way停牌前,幾面都有車子,雖然是先來先行,但為免誤會,最好先有默契──用簡單手勢打個招呼或有眼神接觸後,才開動汽車,這樣會更安全穩妥。
當我自己不開車的時候,也常會帶著兩個寶寶走路出門。到了路口我總會提醒他們,看好兩邊都沒車,確定安全才好走過去。有的時候,離開路口還有幾步遠,車子就會停下來等我們,我通常會揮手讓他們先行。有了視線的交流,可減少誤會。
在路上,無心之過誰都難免,尤其是新手容易手忙腳亂;萬一真的出錯了,不妨舉起右手,五指分開示意「sorry」;看到「道歉」的手語,對方的火自然消了一半,如此一來,因road rage造成事故的機率也會下降。
寬容鎮定
Road rage是專門用來形容在駕車時的暴力傾向,其引發的事故不勝其數。盡力做到上面的幾項之後,還要學會寬容他人的錯誤和魯莽,畢竟在車水馬龍中,沒法瞭解每個人的故事和心情,盡量保持一個寬容鎮定的心態,不僅是為了他人,更是與自己的切身利益相關--還有甚麼比「開開心心出門去,平平安安回家來」更重要呢?
出行安全關乎每個家庭,替別人著想的時候,自己就是最大的受益人了。
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