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NE 狂世界
9月21日是iPhone5全球首賣日,亞洲、歐洲及北美成千上萬的蘋果「粉絲」,未開售前已在店舖排隊輪候,短短三天的銷售量已多達500萬部。加人對科技產品向來趨之若鶩,iPhone5更令人"Phone"狂,不惜代價、力求率先爭到一部在手的,大有人在。近期不同的研究調查顯示,近六成國民衝動購物,年輕人更是奢侈品的大客戶,可有想過,瘋狂消費的代價會是多沉重?
六成國民衝動購物
9月下旬,從滿地可銀行發表的消費者心理報告得知,接近60%加人為取悅自己而衝動購物;過半數事後感到後悔;超過40%的人沒用過買回來的物品;更甚者其消費額已高出每月薪金。加人平均每月花費$310購買「心頭好」;男士的開支約為女士的一倍,尤其對科技產品更是一擲千金。去年,引致加人衝動消費的排行榜,依次為衣服、飲食、鞋履、書本∕雜誌、音樂∕影片。
三分一以上的加人以借錢或貸款來滿足慾望;超過20%的人會胡亂揮霍,導致無力購買生活必需品,這種現象多發生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身上,但接近20%收入最少十萬元的家庭,也面對同樣的問題。
滿地可銀行副總裁Lily Capriotti指出,「就個人財政長遠好處而言,每天消費的破壞性最大。大部份衝動購物者都是情緒引發的交易,因此,設定上限及檢視每天的消費,均有助遏制衝動行為,避免影響個人財政。」她提議不妨以定期儲蓄、延緩購物衝動一小時、運用網上工具記錄日常開支等方法,來減低並控制消費意慾。
舉債應付日常開銷
加國民意調查公司Harris / Decima為一家破產管理公司 (Hoyes, Michalos & Associates Inc.) 所作的調查發現,90%受訪者以借貸解決財務問題。過去十年,國民消費多於儲蓄,而剛於10月中公布的負債與收入比率 (debt-to-income ratio) 更創歷史新高逾160%。這些結果反映出,加人對利息上調的預警無動於衷,沒有趁低利率償還欠債,最終只會令好些人淹沒在債務之中。
破產管理公司合夥人Douglas Hoyes認為,「加人對負債漠不關心的態度,十分可怕,他們不但視之為『正常』,且對這危險趨勢感到麻木。對許多人來說,不單以舉債來支付龐大的支出,甚至是用來應付日常生活開銷。」另一合夥人 Ted Michalos對加人以借貸(而非儲蓄)來解決財政問題的情況,表示擔憂。據報:超過25%受訪者的負債金額較去年高,70%的人需要即時援助,以用作償還債務、增加流動現金以維持生計。20%被訪者表示,需時兩個月或以上來籌措$2,000;對於一個月內不能籌集$2,000的人中,超過25%的人坦言,不論時間長久,他們都無辦法達標,可見其借貸額已達至上限。
享受人生愛奢侈品
縱然經濟不景,裁員之聲不絕於耳,國民負債率創歷史新高,加國的奢侈品市場,如衣著、車輛、飲食及旅遊,卻日益蓬勃。以往奢侈品買家,主要是多倫多中年專業人士及商人、亞省石油業人員、溫哥華的亞太區移民;然而,當嬰兒潮一代改向儲蓄的生活方式之後,愛享受人生的X世代(1965年後出生)和Y世代(1983年後出生)便取而代之。他們喜歡花費、生活充滿戲劇性,因此異國旅遊情調、改變人生體驗、按生活模式建造屋子等,便成了他們的「那杯茶」。
渥太華大學市場學助理教授Michael Mulvey表示,奢侈品其實表現消費者兩方面的心態:(一)他們渴求最好的東西,並甘願為慾望作出犧牲。(二)奢侈品象徵身份和歸屬感,是吸引他人目光的不二之法。他相信,奢侈品市場還會繼續興盛。
過度消費沉重代價
加拿大美國運通 (American Express Canada) 在6月公布的加人消費習慣報告顯示,加國年輕人購買奢侈品的數量,已超越歐洲和美國的同輩。Y世代是加國奢侈品市場增長的主力買家,在2009年至2011年間的消費更是大幅上升:潮服 (33%)、旅遊 (74%)、飲食 (102%)。吊詭的是,他們5月份的失業率錄得14.3%,較全國失業率差不多高出一倍,那麼,他們何來錢去消費呢?據道明加拿大信託的調查發現,原來18歲至34歲的人當中,40%每月只付信用卡最低還款額,20%的人則倚賴信用卡補貼收入。
加拿大綜合信用諮詢服務 (Consolidated Credit Counseling Services of Canada) 董事Jeffrey Schwartz認為,Y世代抱著「看到」、「想要」便「買下」的心態,無怪乎他們成為社交媒體、廣告公司和信用卡公司的目標對象。另一方面,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缺乏理財技能,這些人可以說是揹著一身學生貸款步入職場的,根本不知道如何清還債務,所以仍維持固有的生活模式,不斷追尋時尚的新產品,以致超支甚至債台高築。
寄語大家:要懂得未雨綢繆,盡早養成儲蓄習慣。因此,應盡量降低生活要求、先還清欠債,切勿掉入奢侈品的網羅,否則可能就要付上沉重的代價了。
黎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