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與貿易糾紛
自從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上台後,極力鼓吹將日元貶值,刺激出口,振興經濟。因此,市場馬上作出反應,日元由1美元對80日元水平,迅速下滑至90日元水平。究竟日本此舉,會否觸發新一輪的貨幣戰爭,令全球經濟,再一次陷入動亂中?
貨幣貶值 刺激出口
日元自70年代的300日元水平,逐漸升值至1997年前的80日元水平,雖然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貶值至150日元,但之後轉回升值趨勢。70年代日本經濟起飛,大量產品出口到美國賺取外匯,龐大貿易順差加上美國壓力,日本不得不讓日元升值。雖然在90年代,日本地產及股票泡沫爆破,面對經濟長期衰退,但日元仍舊保持上升之勢。
在97金融風暴後,亞洲各國為求穩定經濟,盡快脫離衰退,爭相貶值,但求自保,寧可鄰舍變乞丐(Beggar-Thy-Neighbor) ;但若各國競相貶值(competitive devaluation),最終無人得益,因為無助於出口,或許國際對沖基金會因此無人得利,令國際金融陷入混亂。在這背景下,只有中國堅持不貶值,避免危機加劇,也因此陷入一段長時間的通縮,才能保持出口競爭力,為此而付上沉重代價,要等到2004年左右,才走出通縮的困局。
歐美大國 大力反對
面對新一輪可能出現的競相貶值,誘發貨幣戰爭,歐美各工業大國財金官員,大力反對以匯率為目標的政策,矛頭直指期望以疲弱日元刺激出口的日本。特別是日本新首相上台後,大力鼓吹加強量化寬鬆政策 (Quantitative easing),設定2%的通漲目標,大力干預日本央行決策,逼使央行行長和副行長辭職,以便提升支持新政策的新行長上任。其實,日本實施此政策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自2009年金融海嘯後,美國將利率下調近零水平,再連番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令美元對各主要貨幣貶值,有利美國出口和壓抑入口,刺激美國經濟。因此,雖然日本經濟停滯不前,但日元仍高踞於80水平。經過多輪量化寬鬆,大量印鈔票,美國經濟仍無起色,令美元長期處於弱勢,雖然有利美國經濟復甦,卻打擊諸如日本等國家。然而美國多次解釋,這只是貨幣政策的副產品,但既然美國可大量印鈔票,間接貶低美元,那為甚麼其他國家想如此行又遭到反對?實在令人費解。
因此二十國財長迅速發表聯合聲明,同意不以匯率作增加競爭力的工具,而匯率應該是由市場基本因素去決定;而之前的七大工業國聲明強調,各國中央銀行不應以匯率作政策目標,雖然貨幣貶值是寬鬆貨幣政策的副產品。那麼,若日本繼續推行極寬鬆的貨幣政策,只是間接令日元貶值,也算是可接受了。有分析家估計日元將繼續疲弱,可能跌至100日元水平。
國際貿易 錯綜複雜
最近歐洲以馬肉替代牛肉的風波,越鬧越大,由於牛肉的需求大而馬肉少人吃,因為仍有許多人對吃馬肉反感,令兩者的價錢出現差距。若供應商以馬肉代替牛肉,便可謀取暴利。事件起源於歐洲,一些超市出售的平價急凍烤寬麵條(Lasagna) 和漢堡扒內,被發現滲雜大量的馬肉和豬肉,而受影響的歐洲國家多達十多個。法國政府指出,以馬肉代牛肉最少已經有半年之久,涉及數以百噸肉,並指馬肉來自羅馬尼亞,雖有馬肉標籤,但當輾轉運至盧森堡的加工場製造急凍食品後,竟改成牛肉製品標籤。由肉類從供應到製成超市出售食品的整個過程,錯綜複雜,包含歐洲多個國家的工廠或供應商,令追尋罪魁禍首十分困難,以後消費者能否相信食品上的材料標籤?同樣,不少中國內地民眾湧到香港購買各種產品,由日常用品到貴重金飾,以至嬰兒奶粉,是因為國內經常有假貨充斥的問題,令消費者防不勝防;因此,寧可長途跋涉到香港購買,避免買到假貨,不單白費金錢,更有可能危害健康。此次歐洲馬肉醜聞,再一次顯出人性醜惡的一面,為了一己私利,妄顧別人的安危。貨不對版的問題不單是在中國出現,也在其他國家出現。《聖經》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厚。」真的,「貪財是萬惡之根」。希望大家不要只顧自己的益處,拼命賺錢,而傷害了別人。
馮肇昌(加拿大渥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