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親子情
前些時,在香港和多倫多先後揭發了三宗父母被兒子兇殺的命案,令人感到震驚,也引起我們對親子關係的關注。
駭人消息 兒子殘殺雙親
香港殘殺父母的新聞「傳染」得很快,第一和第二宗慘劇發生的時間只差一天,肇事者都是年輕人;而多倫多涉嫌弒殺雙親案的疑兇,則是一名「宅男」。數年前,在亞省南部的一個城鎮,也有一名12歲女童,串同二十來歲的男友,狠毒地把父母及年幼弟弟殺害。
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一個怎樣的社會?竟有如此事情發生!這四個家庭的父母遭到殺身之禍,誰會想到兇手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我們不知道當中究竟發生了甚麼事?誰是誰非?但無論如何,兩代之間肯定出了問題。
父母行為 對子女影響深
第一宗涉嫌殺害父母的港男周姓青年在接受訪問時強調,自己跟父母並非因錢財爭拗而動殺機,乃是由於童年不開心的記憶和經歷(年幼時,常見父親酗酒後對母親和兄長拳打腳踢),而不想父母生存,加上自己失業和又失戀,他承認心理變態......言下之意,他是在埋怨、在控訴父親的暴力,影響他的心理健康和行為。
第二宗兇殺案的嫌犯霍姓青年,也埋怨那位曾當英兵和輔警的父親,對他嚴苛的管教,令他心懷憤恨;又對那位苦口婆心、終日囉嗦的母親討厭生惡。才18歲的他,已經歷到三失(失學、失業、失戀)之痛,所以他把所有過失歸咎世界、罪怪父母;然後孤獨在家,沉迷網上廝殺暴虐的遊戲。事發後,他姐姐竟認同他的行為,予以同情。
以上兩名年輕人都在申訴父母對他們的影響,申辯殺人的動機。
實踐孝道 從心發出尊敬
逝者如斯,周、霍兩家的父親都已身故,他們縱使醒悟過去的錯失,但再也沒有挽回、表白、解釋和道歉的機會了,只有抱恨終生。
試問天下父母,誰不愛惜自己的兒女?大多只是不擅表達,所謂「愛在心、口難開」;或常抱著「棒下出乖兒」的傳統觀念,雖然在加國不能棒打兒女,仍會出言相責,只懂批評,從不讚賞;同時,誤以為物質供應遠勝陪伴與傾談。父母更期望子女能鑑貌辨色,瞭解他們的擔憂和愁煩,可是他們不曉得自己的舉止言行、情緒變化,往往會觸發兒女情感上的反應,直接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無數父母心存善意,卻在無知中種下禍根。
回想我們在50年代、60年代於香港成長的一群,家境大多清貧,父母背負著生活重擔,哪有時間教養子女?我們心中何嘗沒有負面的感受,或被抑壓的情緒?幸好當時的社會環境、學校教育,都發揮到緩和、折衷、化解的效用。例如耳熟能詳的廿四孝故事--「臥冰求鯉」、「代父從軍」、「扇蓆暖床」等,全都是鼓勵我們體恤親心,用行動表示孝心。唐詩「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也在提醒我們,當以「寸草心」去報答母愛的三春暉;還有冰心的「母愛」、朱自清的「背影」,都潛移默化地教導我們去欣賞、感謝父母不曾言喻的愛心,叫我們體諒他們的弱點,瞭解他們的處境,繼而從心底發出尊敬。因此,雙親和子女之間的埋怨可以化解,仇恨可以消弭。
建親子情 讚揚父慈子孝
我們絕不希望「子弑父」的悲劇重演,但這個一觸即發的計時炸彈,其實早已埋藏在許多家庭中。消極而言,我們要有智慧去作安全引爆;積極方面,就需要付上代價,花時間與精力,有策略性地在上下兩代間做教育栽培的工夫,重建親子情。
一方面,鼓勵家長參加親子班,學習瞭解兒童心理、青少年心理、溝通技巧、表達愛心的藝術、管教原則、個人情緒處理、夫妻感情與親子關係等。另一方面,用故事、詩歌、戲劇向兒童及青少年灌輸孝親觀念;教導溝通技巧、瞭解別人感受、情緒處理、對長輩的尊敬與禮貌、學習感恩回饋。鼓勵子女參加以孝親為主題的演講及徵文比賽,提名父親、母親、祖父母參加模範長者比賽。
5月、6月正值母親節和父親節,就讓我們立下決心、採取行動,在家庭、在社區推廣重建親子情的教育,以求舉報家暴的怨氣銷聲匿跡,而讚揚父慈子孝之聲四起!
劉龔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