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真正的美國精神
如果說《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展現了好萊塢著名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的想像力,《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展現了他的藝術腕力和對人性的理解深度;那麼,《林肯》(Lincoln)則可以說是展現了他迄今最高成就的電影。此片以更加嫻熟的電影技巧和克制收斂的敘事方式演繹了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表達了真正的美國精神。
顯現林肯的精神世界
如何用傳記片的方式表現這樣一位眾所周知的偉人?斯皮爾伯格不是把基調定在林肯波瀾壯闊的生平經歷上,而是將鏡頭聚焦在林肯生命的最後四個月,即美國南北戰爭的最後階段和推動《第十三修正案》通過的歷程,在政治角逐最激烈的矛盾衝突中,顯現林肯的精神世界。
影片開始是一段黎明前在泥沼中拼殺的戰爭場面,陰鬱的天色、污濁昏暗的場景,仿如黑白片效果,這個片頭不僅顯示跨越百年時空的歷史感,同時暗喻美國的前景及林肯的頑強奮鬥都處在艱難的膠著狀態。當天色漸明時,士兵們從林肯面前走過之際,導演特別讓幾位認出他們的總統的戰士,分別在林肯面前復述他著名的《葛底斯堡的演講》全文,「八十七年前,我們的先輩在這個大陸上建立起一個嶄新的國家。這個國家以自由為理想,奉行所有人生來平等的原則?在上帝的護佑下,我們的國家將獲得自由的新生。我們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將永存於世上。」導演以林肯演講所表達的自由、平等、民有、民治、民享,作為美國精神的核心,渾然天成地融入影片,成為此片的基石。
目標雖明確無疑,然而前路蒼茫難行,正如片中林肯所言:「羅盤指示正北,但不告訴你過程中有多少沼澤沙漠深坑?」影片插入了林肯的夢境:浪濤翻滾的海面上,他的小船在顛簸中航行,隨時可能傾覆!這夢境,恰恰是林肯所面臨的現實:戰爭即將結束,通過《第十三修正案》的理由愈來愈被現實需求淡化,一勞永逸解決奴隸制的願望愈來愈可能懸置不決。南北對峙時,許多南方奴隸逃到北方,參加北方軍隊,而在南方,奴隸是私有財產,這就意味著,戰後林肯所解放的奴隸又重新成為奴隸?這決不是林肯想要看到的,他一定要眾議院通過《第十三修正案》,不惜一切手段!堅信自由而力成偉業
議會的辯論過程一團混亂,反對者聲勢極大,甚至直接罵林肯是古猿、是篡權的暴君,連林肯團隊的人員都認為毫無獲勝的希望。
顯然,歷史尚未作好準備。與其說林肯是在與反對的力量搏擊,不如說他在為改變歷史進程而拉縴。他對關於「黑人解放還不是時機」的說法回答道:「我不知道自由會帶來甚麼,但首先要得到自由!」即使在事亂如麻之際,林肯的意志毫不動搖,他要求團隊的人員,對可能投贊成票的議員一個一個進行動員,一定要湊出通過此案所要求的最低票數。
接下來是一串夜不能寐的日子。為全大義,林肯以及他的支持者和合作者不得不作出犧牲和妥協,其中也包括使用各種政治手段,如利誘、脅迫、游說,甚至拖延戰爭。在這場不堪的政治遊戲中,林肯憑著他對自由的堅信和期冀,鞠躬盡瘁、犧牲妥協,力成偉業。
看到應是同一片星空
作為歷史傳記片,斯皮爾伯格沒有將注意力放在對歷史場景的還原上,而是傾注在對人物思想精神的展現,透過人物的語言,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此片大量運用對話,語言非常嚴謹,信息量巨大且充滿戲劇感,尤其是林肯的講話,既合乎人物性格的內在邏輯,又恰到好處地表現了林肯的謙恭、堅韌和偉大,他說:「就算我們失去某種自由失去壓迫人的自由,但我們會發現其他之前不曾知道的自由,只要你對民主進程還抱有希望,不管道路多麼曲折??人類尊嚴的命運掌握在我們手中,多少鮮血成就了現在。看看擺在你們面前的是甚麼,唯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通過憲法條款廢除奴隸制,不僅解放現在數以百萬的奴隸,也有他們的子女......」
當國家處在最迷惘的時刻,林肯的遠見超越當下的戰爭之外,將全部心血投入到改變一個國家前進方向的偉大博弈中。他要說服美國,當不同膚色的人抬頭仰望時,看到的應該是同一片星空。
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