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前些時,世界多處發生狂徒殺人案件:臺北捷運車站的砍殺案,造成四死二十四人傷;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槍殺案,七人死亡、七人受傷;還有加拿大紐賓士域省蒙克頓市三名皇家騎警慘遭槍殺。雖然這三宗冷血兇案沒有關連,但三名兇手都是二十歲剛出頭的年輕人,三人明顯時常沉醉於虛擬的網絡世界,是極為自我中心的所謂「宅男」。他們三人的家庭背景雖然不同,但案發後,不禁令人提問,究竟他們的父母如何教養他們。
不同年代的家長都有他們的教導手法:清末時期,富裕家庭的父母擔心兒子在外求學並參與革命而惹上官非,寧願為他們納妾,甚至讓他們吸食鴉片,試圖把他們留在家。最近香港有漫畫取笑某些家長,說寧願兒女不務正業,也不願他們參與社會運動(包括「佔領中環」),似乎是換湯不換藥的觀念!到我們的年代,家長害怕子女在外誤交損友,因此添置電視機,以完成功課後便可以看電視為利誘,把兒女留在家中,結果,近視成為這一代人的標記。遊戲機盛行之際,家長為免子女出外用膳時騷擾大人交談,便以遊戲機來轉移孩童視線,讓他們乖乖坐在一旁弄電玩。這幾套手法,今天已看出弊端。
我曾經撰文,認為電視、電玩和電腦沒有所謂對錯,若能善加利用,其實是很好的教導工具;有時我想,不是方法與工具的問題,而是動機錯誤。當然,今天我們肯定納妾和吸食鴉片都不對,但昔日這些是合法的手段,正如電視和電玩一樣。難道今天我們躺在沙發上終日無所事事地看手機,不像昔日的人躺下吸食鴉片的模樣麼?最近竟然聽到一則笑話:「家長看到這些埋首電腦的『宅男宅女』怪異行徑,心想,如果兒女能夠整天在外邊『蒲』(玩),實屬萬幸!亅聽來真有點過猶不及的感覺!
梁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