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局看社會訴求
九月初,溫哥華中文傳媒和華裔社區最熱門的話題,是香港2017特首選舉引發的政治改革運動。不單是來自香港的移民,連一些臺灣和大陸背景的移民也留心事態的發展;美加兩國的主流報章和電視新聞,也大肆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在8月31日通過有關香港普選問題,以及2016年立法會產生的辦法。
改善生活的意願
為何大家那麼關注政改這議題?其實,政改往往是民意訴求的表徵。對移民來說,離開自己熟悉的家鄉,來到陌生的社會從頭開始,且要面對一個新社會帶來的文化衝擊,乃是一個重大的決定,當中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為的就是要為他們美好前途作出行動。海外的同胞仍關心留港親友及原居地的政局,且都盼望政改能為香港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
我們也可以從聖經看到,以色列人遠在三千多年前所作出的民意訴求。當時的祭司撒母耳回應一群長老(即是人民代表)的要求──要像鄰國一樣,設立帝王制度;行動本身,毫無疑問代表著人們意願的訴求。祭司撒母耳最初非常不悦,但在上帝的允許下,最後他也順應民意。
歐美史中的政改
在過去500年歐美世界的歷史中,都不乏基督徒推動或協助社會(包括政治制度)改革的例子。從馬丁‧路德在德國和其歐洲鄰近地區,推動教會改革和教義的更正運動開始,接著是約翰‧加爾文(Calvin)改革瑞士日內瓦的社會文化、推動基督徒參與城市政治。固然,不少人都知道16世紀英國很多基督徒(當時被稱為清教徒的)和17世紀美國基督徒(當然也包括不少清教徒)對改革兩國政制的貢獻。這兩件事不單對該兩國產生極大的社會改變,它們其實也影響到整個西方世界的發展。
參與者須有智慧
也許大家都聽過Protestant Christianity (中譯為「抗議宗基督教」)的名詞,它正指出,基督徒在過往面對不公義事情的時候,發出不平則鳴的行動的歷史事實。我們需要深思熟慮而行;無論如何,論到怎樣行動的細節和界限時,參與的人需要有高度的智慧、忍耐力、胸襟和控制情緒的能力,否則很難達到期望的成果。
盼望「佔中三子」戴耀廷、陳健民、朱耀明,在呼籲民眾不要沉默而去爭取改變不公義的制度、在鼓勵周圍的人要做頂天立地的公民抗命者之同時,也要懂得精密地計劃和教育群眾,以非暴力的民主方式來表達。
遠在加國的基督徒,可以默默地為香港的民主進程代禱,祈求上帝與他們共度此艱難的時刻,求神將平安、和平及祝福賜給香港。
盧維溢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