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經濟及債務危機
過去數月,大批希臘國民湧到銀行櫃員機外,焦慮地排隊提取存款,而銀行則暫停營業;這情景標誌著希臘經濟危機的嚴重。7月中,希臘終於和歐洲債權人宣布達成協議,以解決希臘的債務危機,令希臘繼續留在歐元區,但希臘政府必須推行嚴厲的緊縮政策,減低開支、提高收入。未來多年,經濟必會繼續收縮,然後才慢慢復蘇,前面的艱難日子,將是政府與國民的一大考驗。
市場揣測希臘脫歐
歐元在1999年面世,而希臘亦在兩年後加入歐元區。2009年的金融風暴,暴露了希臘的真正財政狀況,而當局宣布債務達GDP的113%,遠超歐元區的60%上限。在2010年,希臘被揭發涉嫌做假數,藉以進入歐元區,低報政府赤字為3.7%,實際上是12.7%,遠超上限,國債更是GDP的165%,還款能力成疑。自此,希臘借貸能力大減而成本急升,威脅債務違約,可能被迫退出歐元區。
2010年,國基會、歐盟和歐洲央行推出1100億歐元的希臘拯救計劃,暫時令希臘度過危關,但這批款項大部分用以支付政府開支和公務員薪金,對減債和經濟幫助有限,加上改革無期,經濟危機持續,希臘脫歐之説,揮之不去。翌年,再推出1090億歐元的拯救計劃,防止希臘脫歐威脅,蔓延至歐元區其他國家,資助分批撥出,令希臘能支撐還債。然而,經濟增長大幅萎縮,面對通縮壓力,失業率急升至超過25%,年輕人失業率更達50%,國家仍然無法償還債務,違約在即,危機一觸即發。
希臘陷入經濟困局
實際上,當初希臘並不符合加入歐元區的資格,它不單長期陷入經濟和債務危機,而且在管理經濟、財政理念和歐元區國家大不相同。另外,歐元區的成立,本身有它的先天不足和後天不良,原因是它沒有財政聯盟,無法在各國財政上作出調撥,令各國經濟差距縮窄,而不是加劇;但從政治角度來看,各國樂意見到希臘加入歐元區,希望加快歐洲統一的步伐。加入歐元區對希臘也有一大好處,就是可以發行歐元債券,享受一如其他歐元區國家,如德國的優惠待遇。不少投資者也願意購入希臘債券,因為就算希臘真的無法償債,其他歐元區國家也會對希臘伸出援手;因此也種下了希臘經濟債務危機的不歸路。由於能夠以低息貸款,因而可以先用未來錢,致令政府和國民繼續過著支出與收入不相符的日子,毫無意慾去推行政府和經濟改革。公共開支,公務員薪水繼續高漲,而稅收也由於種種漏洞而偏低,結果是越來越倚賴借貸,至終當債權人憂慮希臘的還款能力而停止借貸時,希臘經濟便陷入極大的困境中。
經濟改革路途遙遠
今年初希臘選出一個左翼政府,主張反對國際債權人以緊縮開支為條件,才繼續向希臘借款,避免破產,並要求債權人大幅寬免債務。新政府更在7月初舉行全民公投,要求國民反對國際債權人的還款建議,結果獲得超過六成國民的支持,希望藉此可以逼使歐洲各國,為希臘提供更優厚的債務寬免條件,藉以維持希臘在歐元區內。以德國為首的多個國家態度強硬,更威脅停止發放各項緊急貸款,結果經過馬拉松的談判,終於達成共識,希臘必須繼續推行經濟和結構性改革,規模比希臘國民7月初公投所反對的建議更嚴厲,才能得到債權人的支持,不致違約。
要繼續留在歐元區,希臘就必須洗心革面,大刀闊斧進行改革;要不然一旦脫離歐元區,只會令經濟前景變得更不明朗,造成更大的混亂,導致經濟倒退。雖然最壞的時刻好像已過,但要推行國民退休金計劃和稅務改革,必須獲得國會通過;這將是現政府的重大考驗。而希臘過去五年的經濟改革表現強差人意,面對如此巨大的改革和隨之而來的緊縮日子,改革能否持續,令國家重拾正軌,亦是希臘人民的一大考驗。
馮肇昌(渥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