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金融步入規範發展期
近期,中國互聯網金融領域指導意見相繼緊密出台,標誌著中國互聯網金融結束了前期的發展觀察,開始進入規範發展階段。
進行政策法規「打地基」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經歷了令人矚目的快速發展,以傳統金融行業無法比擬的優勢,解決傳統金融運行中存在的天然劣勢,如中小微型企業融資難,並創新網上支付、開創眾籌新模式。互聯網技術對傳統金融的衝擊日益凸顯,金融的邊界進一步模糊,逐漸從機構為主向業務產品與功能為主的時代轉換。
現有的傳統金融監管政策與規則,越來越難以涵蓋新興的互聯網金融組織、產品和業務,因此,從政策法規上對互聯網金融進行「打地基」,就變得非常迫切。
7月18日央行等十部門聯合發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31日央行發布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備受市場矚目。如果說前者是監管部門出台的第一個有關互聯網金融的正式基礎性框架,明確各類互聯網金融活動的基本遊戲規則,起到「打地基」的作用;而後者則開始破土動工,對其中一個領域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具體規則,進行明確和規範。
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內容
從上述文件看,央行正在努力實現金融創新、服務效率與風險控制、安全穩健等目標的協調。《指導意見》整體基調是鼓勵創新,明確業務邊界:即央行負責互聯網支付業務的監督管理;銀監會負責包括個體網絡借貸和網絡小額貸款在內的網絡借貸,以及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監督管理;證監會負責股權眾籌融資和互聯網基金銷售的監督管理;保監會負責互聯網保險的監督管理。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
當有關非銀行支付機構具體規則徵求意見稿出台後,就有媒體認為,此次定調的互聯網金融監管過於嚴厲,走了回頭路。雖然明確了小額、便民的宗旨,但更多在著重第三方支付機構回歸網絡支付通道屬性,限制網絡支付的賬戶屬性;銀行獲得了更大話事權,而第三方和P2P(peer-to-peer,即網貸)受到影響。但事實上,筆者認為央行將會牢牢把握互聯網金融行業,在野蠻發展與穩定之間的平衡。換句話說,金融穩定事關大局。
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金融發展,將會幫助改善中國徵信系統。比如可充分利用大數據來更好地推動信用體系建設,而這是互聯網金融發展帶給中國信用體系建設的重大利好。
那麼,下一個互聯網金融高點將會何時出現呢?普遍認為,將會是螞蟻金服的上市。這個旗下業務包括支付寶、余額寶、螞蟻小貸等眾多成功產品的阿里系企業,代表著目前中國目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最高水平。未來,隨著互聯網金融去中介化的進行,傳統銀行的黃金時代將一去不返。
李真真(渥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