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食物解毒
世界衛生組織屬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於10月下旬公布最新的研究報告,把香腸、煙肉、火腿等加工肉列為「一級致癌物」,新鮮紅肉則屬「二級致癌物」,建議人們在日常飲食中少吃,以減低患癌的風險。該報告引起全球各界的關注。
一二級致癌物
按世界衛生組織(簡稱世衛)的定義,加工肉泛指那些經過鹽醃、發酵、煙熏或其他處理過程,從而增強味道或提高保存期的肉類;這樣的加工方式常會產生致癌物。報告指出,每日進食50克的加工肉(約兩片煙肉或一條香腸的份量),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18%;此外,加工肉亦會誘發胃癌。
牛、羊、豬肉屬於紅肉,若以燒烤、煎炸或其他高溫方法烹煮,所釋出的化學物質可能會致癌。報告指出,每天進食100克的紅肉(約四分之一磅牛扒),患大腸癌的風險會提高17%,食紅肉也會引致胰臟癌及前列腺癌。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報告內容,有助大家如何選擇健康的飲食。加拿大防癌協會(Canadian Cancer Society)忠告大家,每周最多只可進食三個份量的紅肉(約225克),至於加工肉則要盡量避免。
煎炸肉致胃癌
繼世衛把加工肉和紅肉列為致癌物後,美國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的研究員,亦剛於上個月發表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進食煎炸、燒烤,以明火及高溫烹煮的肉類(不論白肉或紅肉亦然),可導致患胃癌的風險增加。是次研究,首次把釋出致癌物的煮食方法跟罹患胃癌風險相連起來。擁有變異基因的人士,更容易因吃煎炸肉而患癌。
罹患其他疾病
為甚麼不少研究員經常會把加工肉和紅肉,跟腸癌、胃癌、胰臟癌、前列腺癌等聯繫起來呢?據哈佛公共衛生學院(Havard'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學者表示,加工肉含有亞硝酸鹽(nitrite)和亞硝胺(nitrosamine)等有害物質,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紅肉則有高含量的飽和脂肪,除增加患癌風險外,也令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乙型糖尿病的機會變高。
全球疾病負擔報告(Global Burden of Disease)估計,於2013年,大量食用加工肉引致全世界644,000人死亡,當中526,000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84,000人死於糖尿病及相關的疾病、34,000人死於腸癌。
加拿大防癌協會指出,腸癌被列為本國第三類最常見的癌症(不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膚癌),每15名國民中,便有一人罹患腸癌。以今年為例,預計會有25,100人患上腸癌,更有9,300人因而死亡。
另一方面,心臟疾病也是國民致亡的主要原因,佔死亡總數的27%。加拿大心臟及中風基金會(The Heart and Stroke Foundation)表示,攝入飽和脂肪是引發心臟疾病及中風的危險因素。該組織呼籲民眾,避免高度加工的食品,著重均衡健康的飲食,並且多進食各種天然健康食品。
偏向加工食品
事實上,過去數十年,更多加拿大人偏向購買現成加工食品,反而較少選擇不含添加物、未經加工的天然食物。高度加工的食物是飽和脂肪的主要來源,而且往往含有高的熱量、糖、鈉、反式脂肪等,絕對不利人體健康。由葉素斯(Ipsos)進行的民調發現,加拿大人選購食物的三大因素,是價錢、新鮮程度及味道。一般家庭面對的嚴峻現實,是生活開銷上升(包括糧食價格),惟有以價錢作為首要的選擇標準。逾70%的被訪者表示,他們願意花更多金錢來購買當地種植或出產的食物;只有42%願意多花錢購買標榜健康的食品。
另一項民調結果顯示,雖然大部分受訪者同意,知道食物的成分及來源是重要的,但仍有四分之一人寧願不知道。因為繁多的資料令他們感到焦慮,所以選擇不作深究。此舉無疑是掩耳盜鈴。
預防勝於治療
加拿大人癌症統計報告2015(Canadian Cancer Statistics 2015)顯示,在未來15年,預計接近28萬宗新增的癌症個案,上升幅度達40%。世衛強調,對於控制癌症和其他非傳染性的疾病,採取「預防勝於治療」的措施,是最佳的長期戰略,例如:減少進食加工肉,已可降低患癌的風險;而健康的飲食習慣,即是進食更多的蔬菜、水果、瘦肉、魚、五穀等,以及多作運動、保持健康的體重,也可以預防約三分之一的癌症。
黎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