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與最好
演藝界每年都會進行「最佳電影」、「最佳男女主角」、「最佳歌曲」之類的選舉,何謂「最佳」?似乎沒有特定的客觀標準,以往這些獎項是由業界的評審團來釐定,近年為了尊重受眾,於是增設網上投票。或許有人認為,只有專業人士才夠「資格」評定甚麼是「最佳」。近日香港有位電影公司老闆,引用普通食肆和高級餐廳作對比,否定一齣電影仍未達到「最佳電影」的級數,他強調,雲吞麵店和街邊茶餐廳,焉能與「米芝蓮」食府相提並論?他的言論馬上惹來網民批評,近年米芝蓮也選出了美味的街頭小吃。
廚師也好、製片人也好,總希望作品越多人欣賞越好,既要顧及藝術,也要顧及市場。製作過程與技巧固然重要,但材料未必要山珍海味,而電影也未必要動用大牌明星。一位長輩說過,如果有人來到餐館,只點了「菜心炒牛肉」或「乾炒牛河」之類的簡單食物,廚房自然醒覺有人來「試菜」,因為看來越簡單的菜,就越能考驗廚師的功力。
最近,香港一個咖啡廣告成為城中熱話,廣告請了一名過氣、但依然受歡迎的「天王」,製作成本也不算高,但非常成功,通過社交網頁「分享」,點擊率已超過電視台的收視率。今天由誰來主導「最好」或「最佳」,已經不是有沒有「資格」的問題了。
梁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