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更「浮躁」-讀賈平凹《浮躁》有感(上)
賈平凹的《浮躁》寫出了一個超越俚俗風土人情及自然地理環境上的大商州,描寫的是上世紀80年前期,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內陸商州地區州河岸邊一貧瘠多山的兩岔鎮邊,不靜崗旁的仙遊川里,一個叫金狗的撐木排工和他周邊的人,面對社會巨大變化時,他們的心理、精神、行為的反應、變化、矛盾、掙扎。
剖析人性 預測政策
英作者賈平凹用「浮躁」二字來概括當時社會人心的普遍特徵,他以真切的鄉土文化背景,達到宏觀的目標,對社會人性進行剖析,對政策社會走向進行預測。陳曉明用「性情」來點出賈平凹筆下人物的焦點:「......改革之初中國農村發生的潛移默化的變化:體制的鬆動、舊秩序的動搖、人心點燃的希望、不屈的掙扎與奮鬥......身陷於貧困中的人們,是如何渴望脫貧致富......隱藏著賈平凹過去一直苦心經營的『性情』......這些『性情』總是有正反雙重含義,它混合著聖潔/欲望、隱忍/放蕩、合理/非法等奇怪的對立面......」的確,「性」和「情」,最能反映人性深處的幽秘和本像,如《紅與黑》中的於連、《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等等。賈平凹能迅速從文革時代文藝作品中,乾癟的「高大全」式的人物中,走向人性探幽,無疑是當時中國文學的先行者之一。
血肉相連 同情農民
這部小說,對中國最底層的農民階層,有一種血肉相連的同情;就這個意義來說,賈平凹是個稱職的作家。金狗的不甘現狀又屢屢碰壁、韓文舉老人的鰥夫生活、金狗爸爸的膽小順命、小翠的守身和自卑、福運的憨厚善良、小英對城鎮生活的模仿、大空的義氣和誇富......農民的苦、農民的知識缺乏、農民辛勤勞動但仍貧窮,農民奮鬥但缺乏資源,特別是人際關係資源,農民的膽小忍氣認命,農民的迷信等等。每個人物好像一個音符,匯成一曲對農民和底層人士關懷的歌曲。社會的進步和良知的發揮,不僅在於整體的經濟發展,更在於對弱勢階層的關切和支持。不要把責任都推到社會,每個人要問自己,在「我」的精神世界中、日常生活中、資源分配中,有沒有給弱勢階層的人一席之地。
沒處落腳 飄蕩不安
浮躁,百度百科的解釋:「『躁』的意思是:心裡有眾多的東西要動,而『浮』的意思是『漂流』,兩個字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心裡有眾多的東西要動,而又沒有地方可以讓他們落腳,因此到處飄蕩不得安心。』」小說主人公,出生在不靜崗的農民家庭,出生有奇特,其母生他時即死,且死得怪異;據大人稱,他乃當地一神秘神靈之鳥「看山狗」所變,輩份金,所以被取名「金狗」。民間文化總要在後來有些成就的人身世中,找出一些神怪的成分,甚至直接把他們造為神靈,這也是「胡造」。金狗19歲當兵,在外五年見了世面,又回到家鄉,他有思想有性格,加上在外面的見識,心中自然比周圍一生不出鄉土的人,更多的躁動,加之改革大潮襲來,不安現狀是必然的。
戀愛性觀 「改革開放」
金狗愛上一個純潔的姑娘小水,但因小水的爸爸認了金水的爸爸作乾爹,所以小水就叫他作金狗叔。金狗當兵之前,突然發現小水長大了,心裡有了悸動;在他當兵期間,小水嫁了人,但還沒圓房,丈夫就死了,她成了寡婦,不容於婆家。小水的父母死得早,就回來和她伯伯撐渡船的韓文舉一起過;不久,又搬到州河邊的白石寨,跟打鐵匠外公生活。
兩岔鎮是最窮的小鎮,改革開放了,各地土地聯產承包了。水性最棒的金狗,率先開始在危險的州河上跑梭子船賺錢,後來兩岔鎮鄉成立河運隊,歸鄉政府管,他成為隊長,帶著大夥兒一起掙錢。金狗和小水私下相戀,有一次跑船到了白石鎮,他要與小水親熱,但小水要守住處女寶的意識,讓她痛咬金狗,金狗鬆口了,「甚至在突然之間,他似乎竟發覺到他與小水之間,有一層看不見的隔膜。」他們倆真正相愛,傳統使他們保持著距離。鄉長田中正的侄女英子,雖在小鎮,戀愛觀、性觀念則已經「改革開放」。她在進城改變命運的事上,幫助金狗,因為愛他,但她要控制他、搶到他,於是引誘他,發生了肉體關係,金狗在她身上發洩沒有愛的痛快性慾。
今天人心 更加浮躁
後來,金狗來到州城報社當上記者,又和報社通訊員老襲的太太石華產生「忘乎所以」的肉慾關係。金狗對神聖有渴望,他對婚外情慾有罪惡感,但他勝不了這情慾,他「浮躁」。但在賈平凹的《廢都》,這情慾已不是「浮躁」表現,而是自我存在的彰顯。今天呢?更「浮躁」,因為社會人心嘲笑並懷疑婚姻和性的和諧統一,對婚姻外的性關係已沒有了心靈的掙扎和自責,悲哀!
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