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樂視危機的反思
中國大陸創業板第一股樂視網的母公司樂視集團,目前陷入創始以來最大的危機。無論樂視何去何從,它都必將在中國資本市場和互聯網發展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以及寶貴的經驗教訓。
樂視危機爆發的起因
雖然樂視網自今年4月16日以來仍在停盤,價格鎖定30.68元,但樂視近期重大供貨商討要貨款、銀行凍結資金等負面新聞纏身,該價格靜態市盈率為123倍,比當前深圳創業板的平均市盈率的三倍還高,一經複牌,大概率會持續下跌。
樂視此次危機的爆發,源於招商銀行7月3日提出申請,創始人賈躍亭名下三家樂視系公司的名下銀行存款,被上海高級法院凍結,涉及資金12.37億元。其實在此之前,樂視已危機頻現。在經歷了引入戰略投資者、融創股份孫宏斌注資樂視非汽車板塊業務以來,樂視已經歷了幾輪自救,終於還是爆發危機。
樂視網是中國大陸視頻網站上市A股的唯一一家公司。在2014年以後,陸續建起樂視七大生態系統:內容生態、大屏生態、手機生態、體育生態、汽車生態、互聯網及雲生態、互聯網金融生態。由於各個子業務線迅速擴張,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板塊投入巨大,加上由於組織結構擴張過快,組織能力發育沒跟上戰略步伐。在沒有實現板塊互動產生正效益之前,融資規模已無法支撐戰略擴張。
樂視與德隆兩家對比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樂視今天遭遇的危機,與曾經赫赫有名的德隆系相類似。德隆曾是一家旗下擁有177家子孫公司,以及19家金融機構的巨型企業集團;創始人唐萬新具有驚人的資本運作能力和令人瞠目的手腕膽識,其所造出的重型汽車產業鏈整合及產融互動的戰略思想,至今仍為人稱道。然而,樂視與德隆均面臨了相似場景-組織發育落後於創始人戰略步伐,在面臨宏觀經濟環境陡變情況下,遭遇危機。
以下對比兩家公司:
首先,樂視與德隆均是融資驅動型公司,兩者都是在自己閉環的生態體系內,使用了錢生錢的策略。不同的是,德隆在當時大陸一級市場還不成氣候,二級市場極度不規範的時候,利用了一級半市場加二級市場聯動,幾乎只借助了二級市場完成產業整合;而樂視資金迴圈的邏輯是:用上市公司高位套現及增發、質押變現,借給上市公司及投入其他生態子公司,撬動生態子公司融資,然後通過「生態關聯業務」,把利潤做進上市公司樂視網推高股價,虧損做進非上市體系,繼續推高股價,繼續循環。最終達到非上市體系發育成熟,產生盈利或正現金流。整個資金鏈條,乃至樂視的生存基礎,其實都建立在A股股民身上。
其次,兩者的企業創始人,均有十分領先的戰略思考與產業佈局。德隆唐萬新志在整合中國重型汽車產業鏈,使用產融互動手法,完成對國有企業收購;同時,將收購成果在股市上作為亮點,進行繼續融資,最終完成汽車產業鏈佈局。至於樂視提出的內容、電視大屏、手機、體育、電動汽車及互聯網金融等,每一個都是前景廣闊的互聯網產業領域。
第三,樂視與德隆都是在急速擴張後,由於股市形勢突變,股價暴跌,加上中央開始整頓金融秩序,致出現大面積危機;可兩者均沒有收縮戰略,反而採用了更激進的戰略擴張手法,來化解上個危機,最終遇上更大規模危機。
樂視危機帶來的反思
在2015年大陸股災來臨之前,樂視作為上市公司互聯網第一股,是最具想像力的互聯網上市公司。如今出現危機,需要反思的是,資本市場的每一個參與者,不僅是追漲殺跌的股民,還有其背後跟進巨虧的機構投資者和基金公司,當然少不了為其站臺的二級市場分析師。資本市場潮漲潮落的背後,最終傷害的是創業板整體。其次,企業戰略與行動之間的能力出現偏差時,如何防止戰略步調過大造成整個體系崩盤,如何進行板塊之間的隔離,防止多米諾骨牌效應出現。第三、政治才是中國宏觀經濟最大的大勢,在目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對金融行業高杠杆自循環進行打擊,銀行加強控制企業貸款風險情況下,樂視想繼續融資借款已經相當艱難。尤其面對對外資金轉移這根紅線,樂視電動汽車動輒幾百億美金的海外造車計劃,都是用中國A股市場和國內銀行體系資金,且沒有成熟產品出現,難免引發監管層的注意。
李真真(渥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