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理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教授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行為經濟學創始人之一,理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教授。瑞典皇家科學院對他評價是,塞勒使經濟學「更人性化」,他所作貢獻「在個體決策的經濟學分析和心理學分析之間架設了一座橋樑,給經濟研究和政策的諸多領域帶來深遠影響」。
理查德•塞勒教授生於1945年,於1974年獲得羅切斯特大學博士學位,目前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相對於很多學院派經濟學家,塞勒教授更致力於用理論來影響和改變公共政策,而他很多重要工作都是和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一起完成的。從某種程度上,這也體現了評審成員對於行為經濟學,在現代經濟學中的重要地位之認同,足見行為經濟學又一次勝利!
跨界成功的行為經濟學
經濟學是一門現代學科,自亞當•斯密(Adam Smith)開創現代經濟學分析方法以來,傳統經濟學經過了上世紀古典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的發展,但由於傳統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設」前提太過完美,現實中幾乎不存在;所以,在上世紀中葉以後,傳統經濟學越來越無法解釋現實經濟的問題,以致有過沉悶和發展乏力的時段。
此時,經濟學界開始了各種嘗試,其一就是「跨界」。第一個進行跨界嘗試的是經濟學家科斯(Ronald Harry Coase),他將法學與經濟學進行結合,開創了制度經濟學學派。隨後,又有經濟學家開始將經濟學和心理學結合,行為經濟學派就此產生,打破了「理性經濟人」假設,將其變為非理性的經濟主體,修正了傳統經濟學中關於理性、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等基本假設,從而讓經濟學的現實解釋能力,得到極大提高。
塞勒教授最主要的貢獻
貢獻一:稟賦效應。塞勒教授在1980年論文《通往消費者選擇的實證理論》(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中,首次提出「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的概念:當個人擁有某項物品後,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沒有擁有它時大為增加。事實上,稟賦效應的提出,對傳統經濟學造成了巨大的挑戰。例如,它直接挑戰了制度經濟學中重要的「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根據該定理,當交易成本為零時,初始產權的劃分,並不會影響物品最終配置狀態,人們可以通過物品的交換,將自己認為效用最高的物品,配置到自己手裡,但如果存在著「稟賦效應」,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初始產權的配置,就變得非常關鍵了。
貢獻二:跨期選擇和自我控制。傳統經濟學認為,人是理性的,可以對一個長期目標進行分階段的理性積累,以達到最大化效用。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家庭及個人,在退休年齡到來時,仍沒做好足夠的財產儲備;又或有些人由於過分儲蓄,去世時尚存有過多的財產儲備。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缺乏自我控制。
在行為經濟學中,有一名詞叫「雙曲貼現」,意指今天的你對明天的關心,與今天的你對二十年後的關心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你更重視此時此刻,而並不重視遙遠的未來。存在著「雙曲貼現」的人,對其一生的規劃未必是最好;萬一此時有外部強加的干預力量,比如公共政策領域的社會保障,就會將個人的福利效用配置到最優。15年前,塞勒教授在美國提出了「為明天儲蓄計劃(Save for tomorrow)」,
他通過行為經濟學理論,設計了一整套方案,在工資收入增長的情況下,將工資增加的一部分用於強制儲蓄。他的計劃方案被美國很多大公司所採納,行為經濟學在現實中得以廣泛應用。
貢獻三:有關心理賬戶的研究。「心理賬戶」的思想,最早也出現於塞勒教授1980年《通往消費者選擇的實證研究》(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的論文內。1985年,他又在論文《心理賬戶和消費者選擇》(Mental Accounting and Consumer Choice)中,作了進一步闡述。「心理賬戶」是指,我們在進行一些問題的思考時,並不會進行統一的成本收益核算,而是在内心構建很多分門別類的賬戶,分頭進行計算。這種觀點意味著,政策制定者可以通過發放貼著特定目的標籤的補貼,來勸說人們把錢花在特定用途上。
塞勒教授最大的貢獻是,將經濟學理論應用到政策制定領域,從而真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從理論上說,行為經濟學改變了之前經濟學的傳統假設條件,並通過行為實驗的方式證明,在現實生活中,人的非理性經濟行為總是存在的,從而使經濟學得以繼續解釋現實生活現象,進而為經濟政策對社會生活的服務,提供了理論支持。
李真真(渥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