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朗普政府的減稅法案
美國特朗普政府的《減稅與就業法案》,已於2017年11月16日在美國眾議院通過。根據目前形勢,參議院預計將通過參議院版本稅改法案。隨後,參眾兩院將不斷協調,並通過共同版本法案,最終遞交總統統簽署,並將該法案上升為法律。如果此次法案通過,這將是美國30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稅收改革。
民主共和兩黨稅收分歧
稅收,一直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核心政治分歧之一。同樣,美國這次稅改也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從歷史傳統看,民主黨更偏好加稅,他們認為,收入不均是導致需求不振的重要原因,有稅收才有高福利,從而糾正收入不均衡;收入分配平等不僅僅是一個經濟要求,也是一個政治要求。共和黨則認為,經濟本身的動力來自企業績效改善,而高稅收會削減經濟競爭力和企業活力,而高福利意味著社會公共資金的浪費。
儘管眾議院與參議院的稅改方案在細節上有很多出入,但大體內容一致,主要包括個人稅、商業稅和國際稅改革三個部分,主要內容如下:
1. 將企業所得稅稅率,從現在的35%降低到21%。
2. 對跨國公司海外留存的利潤,給與一次性的稅收優惠。
3. 降低個人稅率,將個人所得稅從目前的7級簡化為3級,大幅提高起征點,並將最高稅率由39.6%降為35%;廢除目前7個等級的稅制(10%-39.6%),轉為10%、25%和35%三個等級。
此外,新稅改方案還將廢除遺產稅、奧巴馬醫保稅、替代性最低稅等稅種。
特朗普減稅的理論基礎
回顧歷史,美國在經歷了二戰後的30年黃金增長期後,在70年代陷入了經濟高通脹與低增長並行的「滯漲」困境,而這是自大蕭條後的主流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所無法解釋的,因為根據其理論,經濟增長率、就業率和通脹率三者,應該是呈高度正相關的關係。
為了對這一獨特的經濟情況進行破解,美國一批經濟學家分別從各自研究領域出發,形成了「供給學派」。按照供給學派拉弗曲線所展示的,在稅率較低的區間,政府稅收會隨著稅率提升而不斷提升,但在稅率較高時,稅收反而會隨著稅率提升而降低,所以在高稅率區間,降低稅率不僅不會使稅收減少,反而會增加。
歷史上美國減稅的後果
「供給學派」理論不久就被里根總統(Ronald Reagan)所領導的共和黨政府推行。在80年代「滯漲」背景下,里根總統8年任期內,美國通脹率從接近15%降低到3%,企業負債情況的改善,奠定了隨後經濟擴張的堅實基礎;但另一方面,里根政府在減稅的同時,並沒有有效地削減開支,導致美國赤字飆升,美國政府債務,從1萬億美元提升到3萬億美元,不過需注意到,當時美國面臨冷戰對峙的局面,開支壓力巨大,美國以巨額赤字為代價,最終贏得冷戰。
美國共和黨總統小布什(George Walker Bush),也推行過大規模的減稅,但結果是迅速花掉了克林頓時期積攢的政府盈餘,很快便負債累累,美國經濟並未取得克林頓時期的高增長。減稅帶來的最直接後果就是,政府收入下降,而經濟也並沒有太多起色。
特朗普稅改的關鍵因素
對減稅的抨擊更多來自政治方面。民調顯示,只有25%的民眾支持這次稅改,超過一半的民眾相信,稅改的主要受益人是富人。幾乎所有民主黨支持人士都認同,減稅會加劇美國已經較為嚴峻的貧富分化。他們認為:首先,減稅將減少政府收入,從而使政府削減社會福利,明顯不利於低收入家庭,因為越是貧困的收入階層,越依賴政府提供的基礎性公共福利,而有錢的富人,則可完全支付私人服務。其次,政府債務將會進一步擴大,也就是說,減稅帶來的大部分好處,將被高收入階層拿走,而減稅帶來的壞處,不管是社會福利減少,還是公共債務增加,都將由美國全體民眾來分擔。
特朗普稅改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取決於特朗普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赤字。根據經濟學李嘉圖等價定理,政府發債與政府收稅的效果,在長期來看是相同的,政府無論是用債券還是稅收籌資,其效果都是等價的。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如果政府一手減稅釋放個人購買力,一手以國債增發的方式回收,其開支佔整體經濟開支的比例不變,也就意味著民間支配的資源規模並未增長。那麼所謂的減稅,就成了民眾購買力內部的再分配。
對於輿論普遍認為的美國減稅政策一旦實施,將會導致美國企業回流,同時吸引海外企業赴美建廠,關於此問題,需要從更宏觀、更長的時間內進行觀察,不宜立刻就下定結論。
李真真(渥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