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
普及教育對社會發展本是好的,先進國家和地區,幾乎大部分青年都受過專上教育;但也有人批評,大學普及教育無疑把大學變為中學,失去了菁英搖籃的作用。目前很多大學本科,甚至碩士課程,已不再要求學生寫畢業論文,只靠考試和做專科課題,學位銜頭氾濫,不再吃香。本科生畢業後,唯有攻讀更多碩士、博士或考取專科證書來充實自己,易於謀生。
近日看到一段視頻,訪問一名學霸,他向主持前輩詢問,以他的學歷能找甚麼工作?因他覺得前途迷惘,節目主持馬上訓斥,說他羞辱了母校的精神。中港台不少大學在創辦初期都非常艱辛,能考上已是天之驕子,抱負當然是報效國家、民族和社會,畢業後也不愁沒出路。記得老師曾借用北宋理學家張載的「橫渠四句」來勉勵我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現代尖子一窩蜂報讀可以掙大錢的專業,大學淪為「技校」。要花時間做研究的科目幾乎無人問津,莫說文史哲,就連純理科也收生困難。今天的畢業生不乏大官大款,卻欠大師(令人景仰的學者)。紐約華爾街或倫敦金絲雀碼頭,有不少來自頂尖學府的人才,但為何每隔數年、這些金融中心就爆發波及全球經濟的危機?同時,世界各地的醫療疏忽事故也時有所聞。我們不禁要問:大學之道在哪裡?
梁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