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先民的不朽詩歌-讀《詩經》有感(上)
中華民族最早的詩歌總集
遠古時代的華夏先民,將自己生活的感受、社會的現實寫成詩,在不同的場合傳唱,並配以舞蹈,《詩經》就是中華民族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元前十一世紀西周初期至六世紀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305篇詩歌(另外還有六篇只有名字而無內容的《笙詩》),是從三千多首採集到的詩歌中選編而成。當時收集的方式,一是周代的采詩官深入民間收集,另一是在天子聽政時,各類參加之人的獻詩,目的是「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而孔子在前人收集整理的基礎上,做了較完整的編輯整理加工。
《詩經》原被稱為《詩》或《詩三百》,漢武帝時,儒生將其尊稱為「經」,就有了《詩經》之名,成為儒家經典《五經》之一;後世許多人傳習它,最為著名的是西漢時的毛亨和毛萇所傳《毛詩》。中華民族是一個禮化、詩化、樂化(音樂舞蹈)的民族,「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華夏先民的感情思想,體現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美好結合。
《詩經》按風雅頌三大類編輯
《詩經》按三大類編輯:一是《風》160篇,採集的是周代各地的民間歌謠;二是《雅》105篇,為周代正聲雅樂,其中《小雅》74篇,包括了貴族宴樂歌和民間歌謠,《大雅》31篇,為諸侯朝會時的樂歌;三是《頌》40篇,是宗廟祭祀之歌。宋神宗時,遼使來宋,他以文挑戰蘇東坡,出上聯「三光日月星」,文豪蘇東坡隨口而出絕妙下聯「四詩風雅頌」,令遼使十分欽佩。《詩經》的藝術手法主要是賦比興。賦就是「直接抒寫和鋪敘」,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使事物的表達更加形象生動」,興就是詩開始的「發端」,以引起鋪陳下文。此外,還有重疊的章句、雙聲、疊韻、疊字等手法。孔子評價《詩經》:「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情感思想的純正無邪,乃是《詩經》內容的最大特徵。孔子又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詩經》簡直像一個小百科全書,對中華文明傳承,古為今用,極具價值。
大水不能淹沒的堅貞愛情
《關雎》是《詩經》第一首詩歌。它是《國風》中《周南》的一首,周南是周地(周公姬旦的封地)南面,今河南西南和湖北西北一帶。「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鳩,是一種雌雄情意專一的水鳥;看牠們一對,棲息在河邊,相互鳴叫對唱;民歌手用「興」和「比」來起首。然後用「賦」;美麗賢淑的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啊。字雖少和樸實,卻把純真情感表露無遺,是情感的專一,美好道德滲入在情思裡,君子被少女的面容姣好和賢慧溫柔的品格,以及個性完全吸引,惟願與之結成連理。十六個字,把「思無邪」表現得淋漓盡致!「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好一個生動畫面!荇菜的葉子長長短短地伏在水面上,女孩不斷採摘,全詩用了「流」、「采」、「芼」三字,表現採摘的動作。不是虛榮的高貴、富養的嬌寵,而是勞動、自然的健康美,是分擔家務的孝女。
此時,男子的愛思,已到了醒來睡著都不能減少一分的地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他的愛情不是一帆風順的,求愛受到了挫折;他醒來睡夢都念她,憂思連綿不絕,翻來覆去不能入睡啊!愛思是牽腸掛肚的情懷,「我夜間躺臥在床上,尋找我心所愛的(《聖經•雅歌》3篇1節)」,對此,人怎能輕忽?「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男子不捨不棄,彈琴奏瑟表達自己的情意,鳴鐘敲鼓要使少女快樂。純潔堅貞執著而又樸素的愛情,是「大水也不能淹沒」(雅歌8章7節),物欲橫流的世界也扼殺不了的!
《桃夭》歌頌愛情結出了果實
《桃夭》也收於《周南》,它歌頌愛情結出了果實。「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春天的桃樹枝幹生機盎然,桃花粉紅燦爛,愛情就要結果了,姑娘就要出嫁了,婚姻和家庭是純潔之愛的必然結果,是上帝的祝福;這女子是賢德的婦人,她和丈夫結合使大家庭和順美好。「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桃子也碩大飽滿,又重複出嫁和宜家之德。「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桃樹葉茂盛,再次吟唱出嫁和宜家的美與德!桃樹的茂盛和果實累累,也比喻夫妻美滿結合後,生育兒女,多子多福。《聖經》說兒女是上帝賜給父母的產業,是祂對夫妻的賜福!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楊雨教授說,該詩開創中國文化三個先河:一是用桃花來比喻春天;二是用花,還有桃花來比喻女性;三是用桃花來比喻愛情婚姻的圓滿。
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