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攻心計
2019年一月加拿大公共衛生局發表報告,指現時本國的心臟病患者有三份之一是在職人士,心臟病不單影響健康,更造成經濟損失。華人本來得天獨厚,在罹患「現代人第一殺手」--心臟病的機率上,比世界其他種族為低。然而,隨著生活和飲食模式的改變,近年來華人的心臟病病發率也在急速上升,更有年輕化的趨勢。
心臟病的來襲悄然無聲,叫人束手無策,但後天努力仍然可以減低風險。四位心臟病患者接受本報訪問,均表示在命懸一線間倖存之後,從此人生改變。
本期以《健康攻心計》為題,希望人人都能定下專攻心臟健康的計劃,達成身壯力健的願景。
周志明醫生指,移民本來為了追尋更美好的生活,若不正視健康,反而付上更大的代價。
加拿大心臟及中風基金會年前投入200萬元,並獲聯邦政府撥款1,400萬,聯合資助了一個全國性追蹤研究-「聯盟研究(the Alliance Study)」。該研究希望能找到白人、南亞裔、華裔和原住民等加拿大人患心臟病及癌症的原因。
主持「聯盟研究」的學者之一,多倫多大學醫學教授杜哲文醫生(Dr. Jack Tu)指出:「過去很少華人患心臟病。華人的膽固醇水平全世界最低。但現在,無論在中國還是加拿大,華人的心臟病發病率都在急速上升。」
華人胖子日漸多
心臟科醫生周志明是多倫多大學醫學院教授,亦是加拿大華人心資腦明協會(Chinese Canadian Heart and Brain Association)的主席,行醫30年的他指出,華人患心臟病雖然比其他族裔少,但近年數字亦有增加,這和中國的發展情況不無關係:「以前中國人多踏單車、走路,現在經濟發展好,少了許多運動機會。」如果單以肥胖人口計算,根據2016年美國"Lancet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中國超重的肥胖人口全球最多,患心臟病的機會激增;而不少加國華人來自中國,對本地華人社區亦有影響。
移民後的華人因為環境的改變,也增加了風險因素,周志明解釋來自中港臺的移民,以前可能需要每天走路上落地鐵,現在則駕車上班;以前有傭人煮食,飲食可以較為清淡,現在為了省時間,則經常出外吃飯,特別是第二代接受西方快餐飲食習慣,也是患上心臟病的主因。
心臟病人年輕化
去年,有一名只有38歲的香港藝人,突感呼吸不順、下巴及手臂麻痹,檢查後發現心臟中三條血管已塞,須緊急入院接受冠狀動脈成形手術(俗稱「通波仔」,Angioplasty)。在本地社區周志明同樣見到心臟病年輕化的趨勢:「以前我的病人都是以60、70歲為主,現在40、50歲的也不少。」他稱這和生活習慣有關,飲食不定時、不健康,沒有運動,生活壓力大,都會造成心臟病的風險。
周志明解釋,有些風險因素我們是不能改變的,例如是性別,男性患上心臟病較女性為多;年齡漸老,患心臟病的風險也越大;家庭遺傳也不能改變,直系親屬中,如有男性親屬在55歲前,或女性親屬在絕經前就患有心臟疾病的,個人患上心臟疾病的可能性就會增大。種族基因上,華人本來比南亞裔、黑人、原住民、白人都較少患上心臟病,但現在也因為後天生活習慣改變而失去優勢。然而,有些風險因素是可以控制的,例如高血壓、高膽固醇、吸煙、糖尿病、超重、缺少運動、飲酒過量、壓力緊張等。周志明鼓勵華人須正視風險因素,早日預防心臟病。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