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心臟病
專家:出現徵狀 須速檢查
冠心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心臟專科醫生周志明稱,急性心臟病屬突發性,造成心肌梗塞,完全沒有先兆,許多猝死的個案都跟急性心臟病有關,例如去年底突然逝世的導演林嶺東,致命原因也懷疑與心臟病有關。周志明指凡在死亡前一小時內沒有病徵的,都屬於突發性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至於慢性冠心病則是,當血管慢慢堵塞,病人做運動時會出現心絞痛的情況,周志明提醒大家,當日常生活出現心口翳悶、呼吸困難、左手出現沉重的感覺、上落樓梯有壓力時,都應該去看醫生,而醫生會根據情況安排不同檢查,例如心臟超聲波(echocardiogram)、壓力測試、血管造影(coronary angiogram)等,檢查心臟在壓力負荷下的反應。專家:第一時間急召救護車
周志明醫生分析,當心臟病突發時,應該立刻打911求助,使用救護車服務。「因為救護車上有儀器監察病情,醫療人員也可以進行急救;此外,由於不是所有醫院,都可以立刻做血管造影和通波仔手術,只有救護車清楚情況,為病人選擇最近的合適醫院。」何女士那天僥倖選中Sunnybrook,這是24小時全時間可以做通波仔手術的醫院。周志明指時間對搶救心臟病發者至為重要,必須在一至一小時半內做手術,否則會造成心臟肌肉壞死,嚴重影響日後泵血功能,最終釀成心臟衰竭。每年加拿大心臟病發的人,只有70%能趕到醫院去,另外30%來不及到醫院搶救。周志明稱華人有時怕麻煩,心臟病發也不想麻煩別人,寧願等親人下班才作打算,結果阻延搶救時間,因而失救。
此外,心臟病發時,如果你平常一直服用動脈擴張藥-硝化甘油(nitroglycerin),可按平時劑量服用一次,心臟病患者應隨身攜帶。如果發生胸痛,可立即嚼碎吞下一粒成人325毫克的阿司匹林片,或者兩粒80毫克的藥片。
假如病患失去知覺停止呼吸,在等待救護人員前來時,旁人可為他進行CPR心肺復甦法,CPR可提高病人30%的生存機會,而加拿大心臟及中風基金會鼓勵大家,做CPR搶救病人不用猶疑,即使做得不完美,對病發者來說也是最好的生存機會。
心臟病發作的徵兆
•突然發作的身體不適或疼痛,發生在胸部、頸部、下巴、肩臂部或背部。 疼痛感覺是前胸燒灼感、擠壓、沉重、緊繃或壓迫感。
•呼吸困難
•消化不良、嘔吐
•皮膚冷濕
•焦慮、否認事實
專家:小心飲食 健康餐單
周志明醫生稱,現時心臟手術進步了很多,以前很多需要開刀搭橋的手術,現時都可以用通波仔放支架的方法代替,減少病人的創傷,唯有在塞得太嚴重,或塞在一些特別重要的心臟位置,才需要做搭橋手術。至於坊間有謂,搭橋的血管始終不是心臟血管,壽命只有十年左右,周志明認為,這視乎血管塞在哪裡,以及使用哪一類血管來搭橋,不過他說,現在有很多有效的藥輔助病人,大大延長生存壽命。
然而,對付心臟病,控制風險因素始終是最好的方法,坊間有許多所謂減肥健康餐單。周志明提醒大家,在飲食上要採取中庸之道,適可而止,以多菜少肉、少動物脂肪,控制卡路里為原則,正確飲食方法應與醫護人員商討。各式健康餐單可參考加拿大心臟及中風基金會網站https://www.heartandstroke.ca/get-healthy/recipes)。
專家:華人運動量不足
心臟醫生周志明指出,華人相對於其他族裔,運動量是最低的。運動是預防心臟病的最好方法,每星期應該包括:
• 五次30分鐘的帶氧運動,對心、肺、血液循環都有好處。
• 最少兩次的阻力運動,例如舉重,對肌肉和骨骼有益。
• 柔軟伸展運動,例如拉筋、瑜珈等運動,能令肌肉有伸展力、關節靈活。
• 平衡運動,在家裡練習單腳或以腳尖站立。瑜珈,太極亦有助練習平衡。
心臟病影響大
• 每7分鐘就有一個加拿大人死於心臟病。
• 160萬加拿大人的生活受心血管疾病的影響。
• 心臟病和中風是加拿大兩大主要死因。
• 50萬名加拿大人患有心臟衰竭。
• 在40至61歲的人中,患上慢性心臟病令他們在每年收入上損失
$3,804的收入;患上突發心臟病捐失$11,143;中風則達到$13,278,金額約為收入的8至31%。
有關預防心臟病的更多資訊,可瀏覧加拿大心臟及中風基金會網頁www.heartandstroke.ca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