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衡陽孤兒院就是我的家
照顧年邁母親活出愛
因著婚姻的變故,仲夏開始進入教會,認識相信上帝,並成為基督徒。來自天上無條件的愛,不僅醫治了她心靈的創傷,更令她嘗到靈魂深處源源不竭的喜樂。婚姻離異,令她一面要全職上班、關注青少年的兒子,一面還要常常跑醫院照顧患腎衰竭的母親;原本那是一段非常疲累、心情鬱悶的日子,但是因為有耶穌陪伴,有聖經話語的鼓勵,仲夏不僅活得精力充沛,而且常想怎樣才能與人分享這寶貴信仰,如何多花些時間去服事神?一天在醫院裡,忙完該做的事情,仲夏安靜在神面前歉疚地說:「天父,你給了我那麼多,我能為你做的太少了。」心中立即有聲音說:「孩子,醫院裡一樣可以服事我,一點點對他人力所能及地付出、幫助,就是做在我的身上。」
仲夏憶起媽媽生病的那四年時光,說:「我們的病房是全醫院出名的喜樂之家,四分之三的病人是基督徒,雖然種族、膚色、背景不同,但是病人和家屬都互相鼓勵、彼此幫助,幹活也不嫌髒、不嫌累,我們把痛苦的病房活得像天堂一樣榮美。」
母親病故後進神學院
2004年母親病故後,仲夏開始思考人生下半場該怎樣過?經過反復求問和禱告,仲夏決定辭去工作,申請入讀神學院,從本科開始修讀聖經輔導和諮詢,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人生路。
2008年神學畢業後,仲夏原來心裡盤算的選擇都沒有出現,上帝卻讓她成為麥城華人基督教會國語堂的傳道人。九年間,她一直保存著對宣教的熱情,心裡相信上帝是用這段時間裝備自己去做另一件事,於是常常求問神的帶領。
在一次的退修會上,跟一位剛剛退休的傳道談及自己的等候,對方立即說:「何不參與國際關心中國慈善協會的工作?」隨後對方安排仲夏認識一位協會的宣教士,令她對衡陽孤兒院的工作有了更多認識,幾周後無意間打開《號角》月報,剛好上面有關於這個機構的見證。不到半年後,仲夏便踏上了衡陽短宣之路。她說:「一到衡陽孤兒院,我就知道這裡是我的家,原來上帝早已藉著母親的病患,使我對有特殊需要,被遺棄的孩童心生憐愛;神又用九年的時間裝備我,懂得關懷牧養,是為了帶領我進入服事殘障棄兒的事工。」
上帝造的生命都甚好
短宣回來,仲夏辭去教會職務,申請成為國際關心中國慈善協會的長期義工。過去兩年多,她在照顧殘障棄兒的生活,自覺最大的收穫是,體會到「上帝所造的每個生命都甚好」。在許多人眼中,那些行動不便,口齒不清,四肢不健全的殘障兒童,是家庭的累贅、社會的包袱,可他們在上帝的眼中是獨一無二的創造,擁有無限的可能與美好。
中心裡的孩子們,因為被遺棄的創傷,起初跟人無法用眼神交流,天天生活在懼怕和沮喪中;但是住進來一段時間後,經過治療和訓練,加上每天都在有愛的環境中,孩子們能用眼神、語言或手勢回應別人的關愛,孩子們開始學習和擁有基本的生活技能,成為對生活充滿盼望的人,他們眼裡有火有光有愛,不再是虛空和驚恐。仲夏說:「我最大的學習就是,用天父的眼光去看他們,陪伴他們成長。起初,一見到有人拿不了水杯就想遞過去,或者把摔倒的人扶起來,但是現在我會先鼓勵孩子自己去拿水杯,自己先嘗試站起來,讓他們看到自己的能力和潛質,讓他們明白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活得有尊嚴,我只是跟他們一起同行,天父上帝會一路帶領和扶持著他們,祂所造的都甚好!」
孩子為我洗腳就是愛
今年六月的一個晚上,仲夏為了讓褓姆回家休息一下,決意自己陪孩子。睡前,她無意中跟孩子說:「最近肩周炎,胳膊有點痛,抬不起來。」一個患腦癱的孩子,只有左手能活動,馬上說:「你坐下來,我幫你洗腳。」仲夏看孩子認真地倒水、端盆,給自己洗腳,不由地感慨:「好久沒人幫奶奶洗腳了......」入夜後,她反復思量孩子的反應,一個被父母親人遺棄,身上又有殘疾,按常理會活得很自卑、自憐自艾,但是因為她在衡陽孤兒院長大,從小習慣了被人洗腳、洗澡、餵飯、關愛和保護,渾身散發著的安全感和自信,使她不僅能主動地去愛別人,而且也希望所有人都是用這樣的方式彼此相愛,在孩子眼中愛就是給你洗腳。衡陽孤兒院近160個孩子都親切地叫仲夏「奶奶」。今年她過生日的時候,一班小女生還推著輪椅去買了條裙子送她。對曾經在香港、多倫多、衡陽生活過的仲夏而言,如今孤兒院就是她在地上的家。
周文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