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爭端全面升級
自7月初日本對韓國半導體原材料實施出口限制以來,兩國在各領域的糾紛和摩擦不斷。直至8月22日,韓國舉起報復之劍,決定不再續簽兩國《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日韓之間由貿易引發的爭端,開始全面升級並深化。
兩國紛爭由來已久
1965年日韓正式建交,建交協議涉及日本在二戰期間,徵用韓國勞工的賠償問題。根據協定,日方向韓方賠償三億美元,並延長總額二億美元的低息貸款期限。雙方協商同意,所有涉及賠償的問題,已得到最終解決,但是其中一些二戰被強制勞役的受害者並不承認這個協議,一直在申訴。2018年底,韓國大法院裁定,數家日本公司應向二戰期間上述韓國受害人進行另外賠償。日本政府認為韓國大法院的裁定,破壞了兩國建交時簽署的協議;但韓國大法院則認為,二戰受害者可以反人類罪提訟,向有關日企索賠。
舊恨未解新怨又結
今年7月初,日本開始限制向韓國出口氟化氫、光致抗蝕劑和氟聚醯亞胺等電子行業所需的重要原材料。日本稱此舉是因出口至韓國的相關敏感材料出現「管理不當」,並關係到國家安全。日媒稱,發現敏感原材料氟化氫出口至韓國後,有部分材料被轉運到朝鮮。氟化氫是生產智能手機和晶片的重要材料,還可用於生產殺傷性化學武器。
韓政府則表示,自己一貫嚴格執行安理會決議,嚴格限制非法向第三國輸出戰略物資。8月2日,日本宣布將韓國移出安全保障出口管理優惠國「白名單」;8月12日,韓國政府也決定將日本,從出口優惠國「白名單」中剔除。日韓之間圍繞半導體材料產生的紛爭,已經影響到全球電子產品的價格,以至整個供應鏈。目前,日韓關係正處於最差階段,並已從經貿領域蔓延到外交、安保等領域。部分韓國人更發起抵制日貨行動,因而日產汽車、服裝在韓銷量開始下降,一些日本品牌在韓國的專賣店也準備結業。
冤冤相報影響關係
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於2016年11月23日簽署生效,為期一年,期滿即自動延期,若有一方不願續約,需提前90天通報終止協定。協定簽署以來,韓日兩國根據協議交換的情報共22條;當初簽約時,日本積極推動這一協定,當時韓國基於朝核問題、國內形勢和美國施壓等因素而迫於簽約。8月22日,韓召開國安委(NSC)常任委員會議,討論是否續簽《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事後韓總統府國家安保室副部長金有根宣布,韓國決定不再續簽。韓國外長康京和亦表示,這是因韓日之間缺乏信任而做出的決定,與韓美同盟無關。日本外務大臣隨即召見韓駐日大使南官杓,對此舉表示抗議。美國國務院負責日韓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 Marc Knapper 更重申,日韓必須停止爭端,以免影響美日韓三國關係。
達冶(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