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真要放棄吊兒郎當的兒子?
兒子今年28歲,大學畢業後零零星星打過幾份散工,最近又失業在家了,看他吊兒郎當的樣子,很是憂心 ,想跟他溝通,他卻迴避 。丈夫說兒子已成人管不了那麼多,難道我真的要放棄他? 許媽媽
許媽媽:
謝謝來信。攻讀兒子大學畢業,幾年下來卻只見到他打零星散工,因失業而窩居家中;兒子的爸爸認為管不了成年的他,而當媽媽的妳卻不忍心放棄,深信是為他的前途而擔心和傷腦筋。相信沒有父母希望自己成年的子女長久失業在家,更深怕日久會變成「啃老一族」。不難體會妳的憂心,以下方面供妳參詳和考量:
(一)宜先用同理心去了解兒子面對的壓力、心態和行為。
青少年轉折到成年的階段,一般都難免感到壓力和經歷到過渡期間的困難,就如想到何以為生,選擇職業,釐定人生方向,承擔起解決問題的責任等,都頗為複雜且具挑戰性,產生壓力、害怕、焦慮、 缺乏安全感等交雜的情緒,亦在所難免。大多數的成年子女都能順利過渡而邁向獨立自主,然而亦有個別因素,成為子女不能輕易越過的關卡,就如先天的性格,後天的環境,以及家庭的培育和關係等方面,都足以影響子女的自信心、自我價值觀、責任感、處事及人際關係的能力。若父母在子女成長過程中,慣性地過分保護,大小事都代為解決,甚至是溺愛;當子女遇到挫折時,便容易失去自信,因害怕而採取逃避的方式,便成為窩居家中的原因之一。窩居家中對他們而言亦是益處多多,既可逃避壓力和責任,又不用付租費及其他開銷,還有老媽子服事,每天可睡到自然醒,只需巧妙地應付媽媽的嘮叨,生活可是美滋滋的。不妨反思一下父母倆是否有些甚麼做法,助長兒子窩居於家而不去找工作。
(二)認知自己為母的心理按鈕及迷思。
母親與孩子的關係一般都比父親更為親密,打從懷孕起,母子無論在身體上或情感上的結連和依附即已開始,天賦的母愛促使母親習慣性地保護孩子,生怕不好的事情會發生在其身上,自然就會替孩子抵擋傷害或苦楚;不少行動都受到情感所驅使,久而久之形成了心理程序和按鈕,而孩子亦學會了說甚麼、做甚麼就可啟動母親的心理按鈕,可依賴母親去滿足自己所需,又可逃避責任和不用承擔後果,但內裡卻沒有自信,害怕困難,逃避痛苦,而孩子的成長問題,亦往往觸動到母親的內疚、挫敗、憤怒、深感筋疲力竭。為母者最大的迷思就是,認為自己該為子女的情緒和幸福負全責,他們要是有問題,就等於證明自己是個不夠好和失敗的母親,不妨檢視一下自己有甚麼心理按鈕和心理程序,如何影響妳的情緒和行為的反應?有否需要重新調整。
(三) 與兒子的父親一起重新審視你倆為父母的目的。
能培育子女長大成人,獨立自主,能自力更新,相信都是為父母者的心願,但鑒於各方因素,亦會事與願違。既不想兒子長期窩居父母翼下,夫婦倆就先要好好交流,達成共識,一致行動。兒子不變,你倆就得要變,就如老鷹要攪動巢窩,讓小鷹離開舒適的地方去學飛。簡單方針建議如下:
1) 安排適當時機,約會兒子開家庭會議。以坦誠和關心的態度,聆聽和了解他找工作的困難。切忌將溝通變作滔滔不絕的說教機會,更切勿傷害到他的自尊心。
2) 助他理清思路。了解他不找工作的原因,是否與個人條件、資歷或興趣有關,又是否因受挫折而害怕,從而一起想辦法面對,或找相關的專業輔導和外在資源,克服心理障礙,建立生活重心,工作價值及人生方向。
3) 制定目標,設立界限。讓成年兒子知道你倆為父母的目標,是要協助他獨立自主,為自己的前途和人生幸福負責,願意體諒、理解他面對的挑戰,但絕對不能接納不合理的藉口,他需正視自己的問題,確立他的人生目標,由建立生活程序及切實找工作開始。可製定你們能協助他的時限和預算,以助他振作,但必須看到他切實地為自己人生負責的行動和表現,如能否維持一份工作,學習面對壓力和困難等,否則他需在限定的時間搬離父母家,決定自己落腳的地方。
兒子要離開父母獨立,難免有恐懼;父母要「放手」孩子離開,自己亦會有恐懼。故先要處理自己的恐懼,如有需要鼓勵你倆尋找家庭輔導。父母必先有所改變,才能迫使窩居的成年兒子改變,唯一不改變的是父母對孩子堅韌的愛。
妳的朋友 古潔明
古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