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心靈財富的極度窮人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零年八月
首次的短宣之旅,不但為我添了五名「屬靈兒女」,更叫我對物質財富的觀念有所改變;若不是親身經歷,我沒法體會到在極度貧窮下生活的緬甸信徒,竟能展現出如此豐厚的心靈財富,太激勵人心啊!
青年基督徒學習營
去年11月,我第一次參加緬甸短宣之旅,此行主要是為一些青年基督徒(17歲至22歲) 舉辦一個學習營,短宣隊的合作夥伴,是一位從加拿大前往緬甸已經七年的宣教士Laval。他在當地的事工就是,接觸一些最貧窮、最低下階層的年輕基督徒,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窮困的農民家庭,不可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所以Laval決意投身青年工作,訓練他們認識基本知識,讓他們有更大的生存空間。今次我們帶了一筆獎學金過去,用作資助一些有潛質,有上進心、成績優秀、願意繼續學習的年輕人;第二步計劃是待他們學業有成後,便提供一些職業培訓,加速栽培有潛質的年青教會領袖。參加青年營的精英,雖說學過英文,但事實上他們的英語能力不高,所以我們要用身體語言輔助,才可以有更好的溝通;但感恩的是,他們都很長進、懂事及聽話。青年營的課程,除有《聖經》的教導外,還有好些實際方面的學習,例如經濟(我們稱之為Finance101) 的課題,教導他們甚麼是「預算」,使用金錢及儲蓄的基本概念。
坦誠訴說辛酸故事
也許受當地文化的影響,我感到緬甸的新一代較為保守、內向含蓄, 不像北美年輕人會為自己發聲爭取;不過,在我接觸到的幾名孤兒,雖然經歷很坎坷,但卻表現得十分堅強,而他們的堅強皆來自基督的信仰,令我大為感動。青年營的第二天晚上,在我們的真誠和鼓勵下,小組裡的年輕人都願意開放坦誠地訴說他們辛酸的故事。其中一名年約18歲的女孩,身世十分可憐,在她還未到10歲時父母相繼死亡,可幸的是她能夠入住一間基督教孤兒院;長大離開孤兒院後,她拿到獎學金上大學去,不過除讀書外,還要做工賺錢養活自己。另一名中印混血女孩也很艱苦。她的父親在當地有點社會地位,然而因妻子信了耶穌而大怒,並將母女倆趕出家門,令她們頓時失去經濟依靠;雖然這女孩也接受了獎學金,但為了供養母親和自己,所以要出外工作養家。另一名17歲的男孩也是孤兒,由於孤兒院内女多男少,為此常被派去打理雞棚及魚塘的工作,他很不喜歡這份差事,人也很自卑,常常垂著頭走路。多了五名屬靈子女
一天早上,上述的這名年輕人走來跟我說:「你是我的『屬靈父親』!」另外幾個青年聽到後,也一同起哄說:「我們已把你當作我們的『屬靈父親』了。」噢!一下子我竟然多了五個「屬靈子女」,内心興奮又激動。青年營最後一天晚上,那名自卑的年輕人對我說:「在我這一生中,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愉快的日子……」相信是因為感受到我們以真心真愛對待他們吧!其實,他們的人生經歷也激勵了我,令我對物質財富的觀念有所改變,不錯,他們的物質條件很是缺乏,尤其是孤兒院裡的孩子,自小失去關懷和愛心的照料,成長經歷殊不容易,但他們的刻苦努力,遠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的堅強。自短宣回來後,我跟四名「屬靈子女」保持聯絡,一有機會便以《聖經》金句來鼓勵他們,對這些孩子也多了一份牽掛。經此一旅,我得到一個很好的反省機會,令我檢視自己多方面的想法、態度、價值觀和理念,獲益匪淺。過去,或許我曾在不同的媒體聽過、看過不少辛酸的故事,但今次我是親身在現場聽到他們的實況,感覺大為不同。所以我也十分盼望自己的兒子,有機會參與這樣的短宣,更直接地體會及感受,我相信那些所見所聞肯定會讓人更為震撼難忘。
貧窮下的心靈財富
其實,在當地農村牧養教會的牧者,同樣是吃盡苦頭的,他們大都住在那些破舊、漏水的教會建築物內,白天要在外工作賺錢,用作支援教會的經費。曾到一位長老的家中探訪,他們的家十分簡陋,樓下養豬,其餘的空間就是一家人睡卧的地方,但他們非常單純,對神的信心也十分堅定真實,物質雖然缺乏,心靈卻很滿足。更教人感動的是,儘管在艱難的處境中,他們仍竭盡所能去傳福音,做法是先以真誠關心,跟未信的人建立友誼,然後將福音傳給他們。週末也會舉辦一些專為小朋友而設的聚會,透過唱遊節目來吸引他們,關心他們,傳講耶穌;教會還會幫助家長照顧小孩,好讓他們有空去上班或辦其他事務,這些實際行動十分奏效,也有人因感受到關愛而接受福音。一般生活在北美洲的人,不需為衣食憂慮,且有餘錢去享受人生,例如坐郵輪、去旅遊、享美食;也許你沒想過,我們每日一杯咖啡的錢,已經可以幫到一個緬甸青年,解決很多民生問題,你願意參予支持嗎?我十分鼓勵大家親身前去一趟,體會一下緬甸信徒在極度貧窮下所展現出來的心靈財富,保證這樣的旅程實是太不一樣了!
吳基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