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有這樣的一個比喻,用來說明今天使用免費社交媒體的情況:豬牛羊開派對,食物酒水免費供應,在場外埋單(結賬)的是猴子,但牠付得心甘情願,因為猴子在豬牛羊身上取得了牠需要的東西(賣廣告就是其中例子),要記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陳國雄教授
陳教授指出,每個人在網上都會留下個人識別資料(Personal Identity Information, PII),就如現實世界裡的指紋,獨一無二。絕大部分的社交媒體都需要個人身份註冊戶口,他坦言:「一個電郵加手機電話,已經可以確認你的身份。而免費使用各種社交軟件,其實就是用個人身份換取免費服務。」
他重申:「世界上是沒有免費午餐的,為甚麼這些機構要給你免費服務呢?就是要你參加並提供個人資料來換取使用平台,這就是他們大數據的賺錢機會,你的貢獻和價值就在於此。一億人的數據內容加起來分析,自然會有第三方願意購買,免費服務的背後就是要收集大數據,這是共享式經濟的特色-『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還記得當年的長途電話IDD多昂貴,現在當我們享受這些免費通話時,要記得總有一天要『找數』(結賬)的。」
今天出現網絡大移民,陳教授認為許多網民都成為「網羊」,當名人如Elon Musk分享個人感受關於自己轉用新 App 叫 Signal,就像領頭羊吹號,人去我去,沒有深究背後的原因。其實新的平台可能也要收集大數據啊!背後有否經濟或其他誘因?陳教授補充說:「今天『網羊』在這塊草地吃得開心,總覺得有免費草吃是天公地道的事,一有甚麼改變就緊張起來,但有否想過背後是誰在灌溉草地呢?」
對一些例如恐怖活動、孌童癖、殺人等嚴重罪行,在世界各國的國家安全法(National Security Act)或者刑事法下,私隱不是保護罪犯身份的理由,有關的短訊或電郵都可以合法被截取,無論是用哪一個平台的加密通訊,以至是信件或電話,都有可能被截查。他強調:「截取情報這種事在以往戰爭時就存在,現在的執法機構,好像美國FBI,Homeland Security,加拿大皇家騎警RCMP,香港的警察、廉政公署、海關和稅務局都可能會做這種事。有例子如郵局截查可疑犯罪信件,拆完後再封口,為了保障國家個人安全,截查罪犯並收集犯罪證據,是理所當然的。」不過,陳教授指這是一個很嚴格及昂貴的方法,一般人(不是嚴重罪犯)不容易被選中追查;而只有通過特別行政命令,又或是由法官發出的法庭命令,才會由執法部門去執行截查。
除了私隱和機密外,陳教授指個人身份資料亦有可能在網上被盗用,但這方面其實不用太擔心。他表示:「只要有防毒軟件,不去一些網站,特別是陌生/色情網站,以及小心不明來歷的惡意電郵或短訊,不去點擊附上的連結或附件,那就不用太擔心。」
俗語有謂「食得鹹魚抵得渴(要自己承擔後果)」,陳教授指當使用不同的社交媒體,如Facebook、Twitter、Linkedin、Instagram和YouTube等時,亦應明白這些平台的特點,它們都是為宣傳個人而設立的,這要與個人目的一致。他提醒讀者說:「網絡世界免費平台何來絕對的私隱和機密? 你的參予及註冊其實就已經用你的數碼身份、個人資料換取免費服務,你不是已經按了「同意」" I Agree "嗎?」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