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世界留下的足印
在網絡世界裡,你曾否遇到這些「貼心」服務?一打開電腦,便告訴你所在城市的溫度;上網查詢購物資料,轉眼間在Facebook便出現查詢產品或競爭對手的廣告;在Google搜索,打了一個字之後,它便猜到你以後想輸入的字句。這些貼心服務其實都是為你度身訂造,因為你過去在不同平台曾留下了足印,因而提供個人化的使用經驗,有人樂意被「服侍」,但亦有人視這種安排「別有用心」。
方偉暉教授
方教授表示: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少網上平台,包括以下幾種:電郵(Gmail、Hotmail等);短訊(WhatsApp、Telegram等);搜索引擎(Google、Bing等);瀏覽器(Chrome、Firefox等);社交媒體(Facebook、Instagram、Twitter、YouTube、TikTok等)。他解釋,當我們使用這些平台時,都會留下所謂的「數碼足跡」(Digital Footprints),也就是個人的數碼檔案,例如Google會根據我們網上搜索的資料、習慣,建構成個人檔案,然後在頁面上擺放適合的廣告;Facebook等社交媒體更會根據你的評語、點讚、分享、結交朋友、跟隨、訂閱、上載圖片和主題標籤(hashtag),來推測你的性格和生活模式,然後安排你看有關的廣告和內容。
方教授指出,單單在Facebook點讚,也可以洩露自己的個性、智力、政治和宗教觀點,以至性取向。他引用一個研究說明Facebook瞭解你的程度,結果是:「當你點了10次讚,Facebook比你的同事更瞭解你;當你點了100次讚,Facebook比你的家人更明白你;如果你點了230次讚,Facebook比你的戀人更明白你。」假如再加上你在Instagram上載的圖片;在Twitter追隨哪個網紅;在YouTube上看甚麼頻道;在Amazon上買甚麼東西;你在甚麼地方進行這些活動......那麽掌握你的習性、喜好就更加容易。方教授認為:「當Facebook融合旗下平台Facebook、WhatsApp和Instagram的數據,那種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就像小說《1984》一樣,我們所做的事都好似有Big Brother來監察。」
在網絡世界不留下個人痕跡是不可能的,但方教授提醒我們,在保護個人私隱時,更要提防這些度身訂造的內容,不要被其影響改變行為。他說:「對網上資訊我們要抱懷疑態度,常常要問這些信息從何而來,要使用不同的媒體尋求真相。」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