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回首的冰與火之戰—也說新片《長津湖》
若是為回顧70年前這慘烈一戰,片尾卻沒有常見歷史片打出的一系列字幕,向觀眾介紹後續史實;若是為拍出一部戰爭片,卻絕少對整個戰局的完整講述,以及中美軍方高層的反復搏弈;若是為了再現當年苦戰經歷,卻並不追求人物與場景的還原度;甚至,連「抗美援朝」這一重要主題都幾乎不見,全部焦點只是落在了今日正在宣揚的「反美」與「愛國」之上。
「長津湖」,對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陌生的。如果不是出了這部電影,恐怕絕少有人知道,當年志願軍在朝鮮的三年戰爭期間,有過一場長津湖惡戰。漫漫70年來,長津湖從未被人提起過,所有關於朝鮮戰爭的電影,也沒有涉及過長津湖;突然間,現在,長津湖舊事彷彿出土文物一般被打撈出來,經過濃墨重彩地渲染一番之後,陳列於眾,讓人不禁覺得有點奇怪,覺得必定事出有因。除此之外,新塗的油漆讓它幾乎面目全非了,像是在真實的長津湖之戰以外,此片的創作者們編造了另外一個長津湖之戰。
眾所周知,凡戰爭類電影,角色設定是第一重要的。以將軍元帥為主角,往往意味著電影會展現俯瞰性視角,從廣闊的歷史時空來進行敘述,顯明這場大戰的歷史作用與意義;而以小兵為主角,則可能傾向於反思戰爭對個體生命的影響,轉向人文關懷的角度。電影《長津湖》顯然是經過精心考量,確立主角身份的定位,選擇了一個不高不低的軍職—連長。在總數15萬人,包括三個軍的兵團裡面,連長的位置不高,但連長向上可以接受上級命令,對戰局有一定認識;向下他直接與士兵同行同臥,親身參加作戰。因此,連長的身份正好打開一個局部性視角,一方面近距離地觀察戰爭,另一方面以平視的角度去看士兵的精神面貌—恰恰切合《長津湖》的需要:不能展得太開,戰局完全暴露的話,會觸及不能被掀開的歷史(70年不提是有原因的);也不能太個體化,15萬人最後半數死傷減員,士兵的痛苦無法直視。以連長為敘述者,正好介於宏觀與微觀之間,保持以局部戰鬥為核心,全片的重點落在不斷地交戰上。這就是此片在長達三個小時的時間裡,有兩個多小時都在打打打的原因。
影片完全正敘展開,一路平鋪直述以至讓人感到乏味。吳京所扮演的連長伍千里,在回家探親之時忽然接到歸隊的命令,他所在的部隊馬上要開赴朝鮮。途中,軍列開出之後他發現,弟弟伍萬里悄悄跟隨部隊到了北方,無奈之下,只好接受弟弟為連隊新的一員。因軍令緊急,入朝前未趕及帶備足夠冬裝,火車就離境入朝了。影片給了地方部隊極力向軍車扔被子、棉衣、圍巾的鏡頭,雖然短暫,畢竟算是為真實歷史的留影,也隱約間使觀眾心裡打轉:為甚麼會這樣?
伍千里所率連隊依照這一部署,從江南一帶急赴前線。11月下旬入朝時,天氣愈來愈惡劣,氣溫急降,達到零下30度,最冷時降至零下40度以下。沒有飛機佔據制空權的志願軍一方,為躲避美軍偵察機,只能晝伏夜行,白天在冰雪上一動不動,晚上行軍。他們沒有厚重保暖的冬裝,沒有足夠的食物,也沒有相應的後勤保障,饑餓時只能乾啃已經凍得像石頭一樣的土豆,片中伍萬里還被咯掉一顆牙齒。
美軍完全沒料到,他們突然被志願軍包圍了!激烈的交戰在嚴寒籠罩的長津湖一帶展開,一場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殘酷的現代戰爭爆發。火炮、機關槍、手榴彈、爆破筒、火焰噴射器、凝固汽油彈……雙方均不惜以最大殺傷力消滅彼此!
《長津湖》一片絕大多數場景都是表現交戰,一場接著一場,連長伍千里率領他的戰士,在戰場上如入無人之地,伍千里本人更是輾轉騰挪,神出鬼沒,刀槍不入。影片這一部分幾乎拍成了《戰狼》續集,拍成了「抗日神劇」之後的「抗美神劇」。兩個多小時的打鬥讓人疲倦,由於打鬥這一部分在影片中佔比過大,也導致其情節部分過少,全片極缺故事性,影片各部分之間,不見彼此的有機聯繫。總之,作為一部歷史戰爭片,《長津湖》總體上是失敗之作。可以預言,無論它趁著時機賺下多少票房,時過境遷之後,將迅速過期作廢,不再被提起。
歷史,一直都在那裡;但能不能觸碰,以及怎樣對它進行敘述,才是真正的問題。顯然,這部影片的定位是迎合主旋律,繼《戰狼》票房成功之後,再掀熱潮,進一步撈取剩餘價值,同時,也討得當權者的歡心。從這個意義上說,是如願以償了。票房,有黨政部門組織觀看作保證;評論區,有網管審查作保證。難怪主創人員的合影,是全體一致向前伸出大姆指。
不管長津湖這場戰爭到底有沒有勝利,不管《長津湖》這電影是否很快會被人徹底遺忘,他們都贏了。不到10天票房破了30億,在水災、停電、恆大暴雷等連串壞消息的日子裡,《長津湖》不啻是一針現實亟需的強心劑呢。
嚴行